成都区域气象中心将打造四大工程支撑天气轨道建设
时间:2006-12-20 08:57 来源:问天网 编辑:天气网
中国气象局成都区域气象中心地处我国西南地区,由于这里地形复杂,地貌类型齐备,影响本地区的天气系统复杂,尽管多年来气象专家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由于监测站点稀疏,观测资料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低,研究手段有限,制约了对青藏高原大地形地区灾害性天气发生机理的深入认识,从而影响了天气轨道的业务发展。为解决天气轨道建设的“瓶颈”,提高科技含量,实现天气轨道对多轨道业务建设的支撑,成都区域中心提出在3—5年内打造四大“工程”,全力建设“集约化、开放式”的天气轨道。
一是建立西南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体系,重点开展青藏高原卫星遥感、雷达、加密观测站等非常规资料同化技术、模式中青藏高原地形处理技术研究、模式中青藏高原边界层物理优化技术和模式降水预报不确定性研究,到2008年初步建立高分辨率区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和区域超级集合预报系统,到2010年模式短期预报水平将比2005年提高5%左右。
二是与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合作,开展《西南地区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气象监测预警业务服务系统的科研成果业务化》重大项目研究。研发成果将提高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提升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的气象预报能力,建成的滑坡和泥石流气象预报系统能在全国推广使用。
三是启动《西南低涡基础数据库与评估系统》项目研究,通过研发,建立西南低涡综合预报系统,对区域内灾害性天气预报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撑。
四是加快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资料的有效应用,在四川省气象局《新一代天气雷达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加快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资料的有效应用,提升精细化天气的预报业务能力。(来源:中国气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