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10天两次大范围降雨 全省逾360万人受灾
7月15日至24日,短短10天,河南省先后出现了两次较大范围的强降雨过程。强降雨造成山区山洪暴发,部分河流水位猛涨,引发严重洪涝灾害。河南省气象台预计,未来一周内(7月26-31日)全省无大范围持续性强天气过程。
10天两次大范围降雨 全省逾360万人受灾
7月15日至24日,短短10天,河南省先后出现了两次较大范围的强降雨过程。造成山区山洪暴发,部分河流水位猛涨,引发严重洪涝灾害。
据河南省民政厅初步统计,截至7月25日11时,全省因暴雨受灾人口362.99万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7.79万人,因灾死亡23人、失踪12人;倒塌房屋2.75万间,其中倒塌居民住房2.46万间,损坏房屋5.85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45.13千公顷,其中成灾面积125.29千公顷,绝收面积24.83千公顷;造成直接经济失损24.06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失损10.32亿元。
“降水集中、范围广、强度大是这两次强降雨的特点。”河南省气象台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进入7月中旬以来,河南省连续出现暴雨天气。根据资料统计,7月16日-25日全省平均累积降水量156.6毫米,较常年同期(59.3毫米)偏多164%,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大值。豫西南大部、豫西和豫南局部地区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不仅降水集中,而且暴雨区域基本覆盖全省,7月16-17日降水主要在淮河流域。18-19日,降水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暴雨区域,南阳、平顶山、郑州、新乡、鹤壁和安阳等地出现大范围暴雨,22-23日,强降水主要在驻马店,信阳区域。”
“这两次强降雨过程还有一点就是历时短、强度大、致灾重。像7月23日夜里至24日白天,淅川、西峡、栾川和灵宝4站一日最大降水量超过历史极值。由于区域性暴雨出现在西部和西南部山区,致使部分地区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局部出现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针对进入主汛期以来的连续出现暴雨的情况,河南省气象部门自7月17日开始,进入暴雨气象灾害(暴雨)Ⅲ级应急响应状态。截止目前,河南省气象局先后及时派出三个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和协助做好抗洪救灾气象服务工作。
未来一周全省无大范围持续性强天气
河南省气象台预计,今天起,影响河南西部的强降水过程趋于结束,未来一周内(7月26-31日)全省无大范围持续性强天气过程,但由于目前河南处于副热带高压边沿,南部、东南部的部分地区会有阵雨、雷阵雨,局部有暴雨。具体预报为:
26日,南阳、信阳、驻马店、漯河、周口、许昌、商丘七地区阴天间多云,部分地区有阵雨、雷阵雨,局部暴雨,并伴有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其他地区多云。
27到28日,南部、东部多云间阴天,部分地区有阵雨、雷阵雨;其他地区多云。
29到30日,东南部多云间阴天,部分地区有阵雨、雷阵雨;其他地区晴天间多云。
31日,西南部、南部多云间阴天,部分地区有阵雨、雷阵雨;其他地区晴天间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