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湖赛”上跑在车手前面的气象人
他们往往早上6点就从驻地出发开始工作,他们往往在天气最恶劣的地方展开工作;他们是最辛苦的人,但却是接受掌声和鲜花最少的人;他们不被大多数人所知,但他们的工作却不可缺少,尤为重要;他们,就是“环湖赛”上的气象人。
“环湖赛”气象保障小组的所有成员。(摄影:金泉才)
“环湖赛”每年7月份在青海举办,为保障赛事圆满举行,青海省气象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气象保障服务工作。“环湖赛”凝聚着青海气象人大量的汗水和心血,而跟随车队在现场开展气象保障服务的气象人无疑是“环湖赛”上最辛苦、最忙碌、最勤劳的人。
“环湖赛”现场气象保障服务小组由青海省气象台台长杨昭明带队,由预报专家、雷达专家、宣传工作者和司机等组成共12人的小分队。由于多年跟随“环湖赛”开展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杨昭明早已成为“环湖赛”上的知名人物。
“环湖赛”执委会官员每次碰见他,最常问的就是:“杨台,明天天气怎么样啊?”
“好着呢!放心吧。”杨昭明用洪亮的声音回答说。
“好,辛苦”。执委会官员得到回答后就开始放心地去忙其他事情了。
这一句简单的“好着呢!放心吧。”,里面凝聚的是所有气象人的辛勤工作。
每天早上6点,为将移动车载式多普勒天气雷达和移动气象台布设在合适位置,现场气象保障服务组的工作人员随便吃点早餐就出发了。由于住宿不便,每天往往要花费4-5个小时往返于驻地和架设地点之间。由于多年跟随“环湖赛”开展气象保障服务工作,不管是哪方面的技术人员,都成了多面的“气象能手”,懂技术的搞对星、调试、连接等工作,不懂技术的则干一些粗活,甚至服务组的四个司机,也帮忙架设备、搞联络,每个人都是忙忙碌碌的,没一个闲着的。
一大早,杨昭明也是忙得不可开交,先与青海省气象台会商天气,再给“环湖赛”执委会官员发送天气预报,沿途还要到流动气象观测点了解情况,等到他说:“好着呢!放心吧。”的时候,赛段天气已经尽在他掌握之中。
“环湖赛”因其挑战高原极限而闻名,缺氧、强紫外线、低温、高海拔等考验着各国选手,同样,也考验着气象保障服务小组成员。几天下来,由于强紫外线的烤射,现场气象保障服务人员一个个被晒得又黑又红,很多人员还出现了紫外线晒伤和脱皮现象,青海省气象局影视中心的刘海平一到海拔稍高的地方就高原反应,嘴唇发紫,喘不上气,但他只吸几口氧,就开始投入紧张的工作。无论是下雨气温低,不得不穿上棉大衣工作,还是只有矿泉水、饼干和一袋榨菜的简陋午饭,都不曾动摇保障小组高涨的工作热情,大家永远是任劳任怨,第一时间开展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环湖赛”气象保障服务工作中,除了现场服务人员做了大量工作之外,在后方的青海省气象台的预报人员也付出了艰辛努力,有天气过程时,他们往往是通宵达旦、没日没夜地守在业务平台,密切监测天气,认真分析,将最准确的天气预报发至现场气象保障服务小组。还有,承担流动气象观测的州(地、市)气象局的气象工作人员,不顾风吹日晒、暴雨侵袭,及时将赛段最新天气监测情况发至青海省气象台。
这就是“环湖赛”上的气象人,“环湖赛”一年比一年精彩,离不开他们的默默奉献与不懈努力。在“环湖赛”上,他们经受着严峻考验,展现着气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