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天气资讯 > 广东气象部门主动配合地震部门开展公共应急服务

广东气象部门主动配合地震部门开展公共应急服务

时间:2006-12-28 09:55    来源:问天网    编辑:天气网

  26日晚上20时26分在台湾以南海域(北纬21.9度,东经120.6度)发生M7.2级地震。随后20时34分发生M6.7级地震。两次地震只相隔8分钟。当地震发生时,广州、深圳、东莞、惠州、佛山、中山、珠海,以及广东跟震中台湾南部最近的粤东汕头、揭阳、汕尾、梅州以及潮州等地均有明显震感。

  地震发生后,广东省气象部门以极其敏感的触觉,第一时间联系地震局部门,当获得第一手地震资料之后,立刻启动手机短信气象应急服务系统,通过12121平台,及时把地震信息向200万手机用户公布,及时平息了各种谣传、猜测和不安。

  广东省地震局局长黄剑涛指出,气象与地震是一个紧密相连的学科,都有一个共同的使命——防灾减灾。因此,怎样综合运用公共应急服务理念和“三气象”理念,跨部门、跨学科、跨行业开展综合应急服务,是气象部门一直探讨的课题。这次气象部门与地震部门联手,共同开展公众应急服务,体现了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开放式”的要求,效果很好。

  机短信传输的信息比任何一种媒体都要快,当省气象局得到地震局方面的确切信息之后,从10点30分左右启动短信平台发布地震消息,不到一个小时,主要震区珠三角和粤东的200万用户就收到信息:“震中与广州距离700公里,两次地震不会对广东造成破坏和灾害。广东虽然地处地震活跃带,但是再度发生破坏性地震和海啸的可能性不大。”

  信息发出后,效果非常好。气象短信应急服务平台收到的关于地震的咨询电话和短信息大幅度减小,不少用户收到地震信息后知道对广东影响不大,都安心回家睡觉了。

  广东人口密度高,社会经济活动频繁,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加强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服务,在广东省政府的全力支持下,2001年广东气象部门在国内率先组织开展面向各级党政领导、关键行业、重点部门以及广大公众的手机短信防灾应急服务。由于广东手机覆盖面大,加上广东气象部门的精心服务,开展服务以来,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的服务用户已超过600万,相当于《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南方日报》发行总量的两倍以上。因此,利用手机短信防灾应急服务平台,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公共应急服务体系非常有效。

  总结这次地震应急服务,效果相当显著:一是及时稳定了民众,避免了社会秩序的混乱;二是关键时刻很好地发挥了我省手机短信气象应急服务平台的作用。(来自:中国气象报)

相关天气资讯
温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站长统计
© 2010-2013 天气网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