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天气资讯 > 我国北方正处于50年来风沙活动最低时期

我国北方正处于50年来风沙活动最低时期

时间:2007-02-02 14:03    来源:问天网    编辑:天气网

  2007年2月2日讯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王训明等通过大量的野外考察、风沙观测和地貌体变化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半个世纪以来的观测资料,根据已有的研究积累和全新世以来中国北方地区环境演变的研究结果,获得了过去50年以来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环境的演变过程。研究发现,自上世纪50年代至本世纪初期,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风沙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过去50年以来,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风沙活动的最活跃期是在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而自90年以来,风沙活动则持续减弱,目前,正处于50年以来风沙活动的最低时期,绝大部分地区风沙活动强度仅为风沙活跃期的1/3至1/4。

  研究表明,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的风沙活动有明显的区域差异。风沙活动较强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东部沙漠地区、阿拉善高原西北的戈壁地区以及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部分地区。中部、东部沙区如毛乌素、科尔沁以及塔里木盆地南部和整个柴达木盆地,风沙活动较弱,其活动强度仅为其他地区的1/2~1/4。同时,研究发现,风沙环境的演变不仅与风况变化有联系,而且风沙过程与沙源丰富度的联系似乎更为密切。如塔克拉玛干沙漠自末次盛冰期以来一直处于低风能环境的控制之下,但由于丰富的沙源和极端干旱的环境,形成了典型的流动沙丘地貌景观。此外,风蚀、风积地貌体发育的尺度也与其形态的发育与优势风向有紧密的联系。

  研究认为,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引起沙尘释放的最主要地貌景观是在山前戈壁带形成的由短暂性降水或冰川冰雪消融引起的间歇性洪水所带来的物质沉积,这些沉积在强烈的物理和风化作用下分解为粉尘物质,再在地表风力磨蚀等作用下,被风力搬运并大量向东亚和北太平洋以及北美地区输送。在这些地区,由于气候的干燥以及极大的昼夜温差,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非常强烈,产生了大量的粉尘物质。这些物质没有被流水及时搬运,却被风力输送至高空,形成尘暴。在流动沙丘大量覆盖的地区,沙尘的释放主要是由于风沙流作用,沙物质之间相互磨蚀而产生的粉尘物质被输送至高空产生尘暴。但其释放量远小于干旱区山前戈壁带。尽管人类的活动对沙尘释放有增强因素,但仍改变不了沙尘暴主要由大地貌类型格局以及大型环流所控制的事实。

  研究发现,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随风沙活动程度的减弱,风蚀强度降低,流动沙丘进一步向半固定和固定沙丘演变,植被覆盖度增加,进而减小了区域的风沙活动强度和延缓了风沙地貌体的发育过程。(来源:科学时报)

相关天气资讯
温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站长统计
© 2010-2013 天气网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