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助力,河北地质灾害防治实现“双无”
2006年,河北省在地质灾害发生起数增加的不利背景下,实现了无重大地质灾害发生、无一人因灾死亡的“双无”目标,免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高兴地称赞地质灾害防治为“民心工程”。这一令人欣喜的结果的幕后,河北气象人扮演了“气象哨兵”、“战斗员”、“宣传员”等多重角色。
灾害增加损失减少
河北2006年发生地质灾害28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集中发生在汛期。准确及时的气象预报,为抢险救灾赢得了时间、赢得了主动。据不完全统计,因发生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4.3万元,较上年减少338万元,未造成人员伤亡。
特殊战场气象先行
省市气象台充分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卫星、全省加密自动站和科研成果,加强了预报值班力量和天气会商,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对重要天气进行全过程跟踪。特别是当7月14日和7月31日等强降雨过程出现时,省气象台提前准确预报,及时发布了“暴雨警报”、“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在第一时间报告给省委、省政府。省委书记白克明、省长季允石、常务副省长郭庚茂、副省长宋恩华分别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全省各地务必提高警惕,切实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同时省政府下发了紧急通知。唐山28户受灾害严重威胁的居民及时撤离。石家庄市紧急启动了应急预案。邢台市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管理。
专项服务当好气象哨兵
在认真总结以往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的基础上,省及各市气象部门与国土部门紧密协作,进一步完善了信息共享、可视会商等预警预报措施和手段,规范了预报会商和发布程序,投入专项资金,开展了预报模型研究,预报水平不断提高。在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后及时播出三级以上预警信息,并以手机短信和传真等方式发送到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监测人手中。邯郸市正式建立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中心,市政府投资45万元购置了30多台雨量信息自动采集仪已全部投入运行。据统计,自6月1日开始,全省共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28次,其中省气象局和国土资源厅联合在省电视台气象预报节目等大众媒体上发布预警信息10次。政府有关部门根据预警预报,加强了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同时积极采取了避让措施。
贴近群众当好“宣传员”
河北省大张旗鼓地开展了全省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行动,组建了由气象等部门技术专家为成员的宣讲团,分两批对全省所有县进行全面培训,气象专家讲解降水等气象知识成为每场培训的必修课。据统计,全省已宣讲20多场次,培训人员达1万多人。每场培训要求全部采用多媒体,语言通俗易懂,群众能更加直观地了解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成绩面前找差距奋发有为不止步
河北省局把加强对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技术研究,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气象业务流程和平台作为加强多轨道业务建设的重点之一,不断提高预警预报水平,着力提高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和气象服务能力,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来源:中国气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