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 成都已提前启动四级抗旱预案
江河来水减少,温度异常升高,我市今年提前迎来了严峻的用水形势。昨日,市水务局紧急召开当前农业大春用水形势通报会通报相关情况:为保证栽秧时段用水,市上已提前启动了四级抗旱预案,并向各部门、区(市)县以及广大农户发布了“节水攻略”,确保顺利度过春灌用水关。
■ 春旱提前全市大春用水出现紧张
“虽然春旱刚刚露头,但现在正值农业用水的关键时候,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市水务局水利水保处处长毛道麒表示。据介绍,去冬今春以来,全市气温持续偏高,2月份日均温度分别较往年同期平均偏高2.7至4.4摄氏度,10摄氏度以上的天气开始期偏早40多天,提前进入了春季,同时大雨开始期较常年偏晚,因此当前来水较多年同期已经偏少。据我市主要水源岷江上游气象预报显示,虽然紫坪铺水库建成后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由于岷江来水呈减少趋势,灌区各行业用水量增加,农业生产用水依然紧张。
除了来水本身减少外,去年春、夏、伏三连旱也造成今春普遍存在的蓄水不足。去年龙泉山及以东丘陵区基本未下过一次透雨,少数水库、塘堰出现了干涸,全市目前蓄水总量仅1.48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0.49亿立方米,减少了24.9%,为近10年同期最低值。个别提水工程也出现了无水可提的情况。若发生夏旱,确保灌区水稻适时满栽满插将面临一定的困难。
■ 专家支招拟出节水攻略
面对当前严峻的用水形势,我市已决定提前启动四级抗旱预案。在昨日的通报会上,水利专家们拟出了几条节水攻略,希望帮助各地度过大春集中用水关。
攻略1:提早蓄水
要保证用水不发生困难,提蓄(提水蓄水)工作要趁早。专家希望各级水利部门、水管单位要制定科学的输水计划,积极向灌区输水囤蓄,增加蓄水量,并动员群众争分夺秒,利用各种提水设施尽早充蓄库、塘、堰、池,增加工程蓄水总量。同时,及时向大堰管理部门通报旱情,请大堰管理部门支持,调配好水量,充分利用都江堰、玉溪河可以引蓄的机会,抢蓄春水。
攻略2:拦蓄地表水
“要节约每一滴水,哪怕地表水也不能放过”,专家提醒各地,要抓住每一次降雨机会,发动群众拦河扎堰、堵溪截流。尽可能拦蓄地表水入池、入田、入塘、入库,增加工程蓄水总量。
攻略3:保住水源
坚持开源与节流相结合,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度,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科学调水,使有限的水量充分发挥作用。目前市上已发出通知:对有灌溉任务的水库、塘堰,严禁弃水发电、放水捕鱼、放水采藕等行为,并实施专人管理。
农村用水保障工程的库、塘、堰需要放水整治的,暂时推迟至春灌后进行,尽力保住现有水源。
攻略4:确保能源
保证提水蓄水,能源必须跟上。各地要加强与能源办和电力部门的协调,确保农灌提水用电、用油,提水电价要严格执行国家和各地物价部门核定的农排电价。
攻略5:随机应变
密切注视天气变化,对于水源严重缺乏的地方应及早做好“水路不通走旱路”的各项准备,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各地抗旱服务队也要及早做好抗旱准备,检修好抗旱机具,帮助解决旱区生产和生活用水困难。气象部门做好人工增雨的准备工作,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攻略6:农耕节水
除了有关部门努力找水保水,专家呼吁广大农户在农业生产时也要多采取保水措施,尽量地采取一些节水小窍门,如采取薄膜覆盖或秸秆覆盖防止蒸发、膜下灌溉减少水分流失、微泵引水入蓄水池等。另外,面对用水越来越紧张的形势,农户们应掌握科学的灌溉方式,尽量不要选择传统的大水漫灌,而应转变为直接将水浇到植物根部等等。(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