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入侵持续不退的暖冬 京郊雪场有喜有忧
在持续不退的暖冬面前,北京市在元宵佳节迎来了自去年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全市性最大降雪,降水量最大达到了20毫米。
尽管“倒春寒”的天气让人们叫苦不迭,但对于徘徊在停业边缘的京郊滑雪场,着实是个喜讯。昨日记者获悉,南山、渔阳、八达岭等大型雪场将营业到3月中旬,而中小型雪场,由于今年的暖冬天气以及造雪成本过高等原因,正月十五之前已陆续停止营业。
喜迎寒流 大型雪场降价收官
今冬北京的平均气温比往年偏高了近1摄氏度,是名副其实的“暖冬”,这让京郊雪场苦不堪言,但随着前日瑞雪降临、气温骤下,几家大型雪场又迎来了经营的好契机。
历年都坚持到最后关头的南山滑雪场在大雪之后推出了一系列降价政策,其中包括滑雪5折优惠、妇女节女性和儿童免费,南山市场部负责人徐心文和记者说,“这场大雪对于我们来说真是天降福音,这会让雪场的雪质更好。我们原计划停业时间为3月11日,现在看来一点问题也没有。”虽然今冬是暖冬,但南山滑雪场的接纳人数相比去年有过之而无不及。
与此同时,八达岭滑雪场也在“寒流”过后开始了优惠活动,以前200元/人半天滑雪的价格已降为70元/人。
坚持营业到3月中旬的还有渔阳滑雪场,该雪场负责人和记者说,雪场的营业时间受暖冬的影响有了一定的缩短,但随着时下滑雪项目越来越热,我们单位时间接纳的人数要超过了以往,平衡下来和去年基本差别不大。
在北京郊区近九成的雪场都已经关门停业时,几家大型雪场并没有过多地受到暖冬的影响,依然凭借着人气和优惠价格吸引众多滑雪爱好者。整体上看,受滑雪市场的影响,今年滑雪消费要普遍低于往年,而在雪季临近结束时,商家们所做的“赔本买卖”也显然是建立在他们盈利的基础上。
望“雪”兴叹 这场大雪来得有点晚”
往年各大滑雪场通常都可以营业到3月中旬,而今年,2月底,部分中小型雪场已相继停业,如今这些雪场也只能望“雪”兴叹了。
怀柔的一家滑雪场,是提早关门的北京众家滑雪场之一。负责人无可奈何地说,“这也是迫不得已,此前的天气太暖,造雪机刚造出的雪化得很快,这种雪质根本无法接待游客。”延庆的一家滑雪场的负责人则表示:“这场大雪来得有点晚了,我们已经准备停业了,如果游客在这段时间要来的话应先打个电话问问,如果天气允许,我们就洒雪。”据了解,这两家中小型滑雪场原本开放时间就不长,平日游客人数也一直不够理想。
滑雪场提前停业,这将会给其自身带来很大损失。以一个中型滑雪场为例,其开业期间每天投入的成本都要3万多元,如果提前一两周停业,损失至少数十万元。业内人士和记者说,小的滑雪场很难承担起雪场的维护费用,尽管最近天气适宜滑雪,它们也不会重新开张了。(来源: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