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机”者得商机 洪城老板争买“天气”
北方强冷空气已经影响我市,气温将继续下降,明后天市区气温骤降。各大商场都注意到这一信息,如羽绒服、羊毛衫等都抓住冷空气“尾巴”想再火一把,趁倒春寒天气扫清秋冬装尾货。
记者采访获悉,今年冬天(从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我省的平均气温达8.8摄氏度,比历年平均值高1.7摄氏度,居历史排名第4位,属于典型的暖冬,其中2月份的全省平均气温高达12.6摄氏度,比历年平均值高5摄氏度,突破历史最高值,成为有记录以来最温暖的2月。一些羽绒服品牌商就叹苦,今年冬天销售惨淡,都是这天气害的。而一些取暖器等小家电更是遭遇“滑铁卢”。
当暖冬正将成为这个冬天强烈的印象在洪城市民心中定格时,3月7日,寒风突至,9日气温刚有所回升,昨日寒流又携风再至。天气的变化明显加速了商家服饰的季节转换。在节后连续多天暖阳的“烘烤”下,洪城商场的秋冬装已从一周前的7—8折跌至现在的3—5折。抓紧扫尾,布置春装已是共同的主题。
预知“天机”得商机,不识“天机”失商机。提起半个多月前冰柜脱销,洪城大厦家电商场的刘经理至今还后悔不迭:“如果当时关注天气预报,根据暖冬气候及时调整供应结构,就不至于那么被动了。”
冬天本是家用小型冰柜销售淡季,南昌的家电商场备货不多。可暖冬让“天然大冰柜”“停电”了,往年能在室外储存的大量年货开始化冻,市民们涌进商场购买冰柜,多家商场的冰柜很快脱销。虽然此后连续几次补充货源,但都是到货后就销售一空。这位刘经理表示,今后可要加大对“气象经济”的关注度,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气候变化,及时调整商品结构及货源。
洪城的商家近两年对天气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如南昌的气象部门已推出着装指数、洗车指数、人体舒适度等多项气象生活指数。有商场营销人士表示,他们最关心这些气象指数了,查看天气预报及走势分析几乎成了他们每天上班的必修课。对后面几天的天气变化,需要提早做好准备。像对于今年的暖冬天气,冷饮企业就及早行动。但有关人士指出,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相关意识还较为落后,即使已涉足气象经济的一些商家,大多也只是从一些简单的预报中收集有限的信息,有关部门为企业“量体裁衣”提供的专业气象预报还很有限,企业、商家在气象经济方面的投入还不多,气象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还待提高。
严寒中许多洪城商家深切地感悟着气象与经济的紧密关联,而暖冬中所经历的一堂堂“气象经济课”更让他们难忘。在省气象局,每日要求订购气象专业服务的电话络绎不绝,气象信息服务日均销售额已达万元以上。据统计,已有百余商家购买了“气象信息”,其中签订长期服务的达60多家。(来源:中国南昌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