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天气资讯 > 发挥气象学科优势 保护祖国文化遗产

发挥气象学科优势 保护祖国文化遗产

时间:2007-03-16 08:54    来源:问天网    编辑:天气网

  当一条关于“在我国重要遗产地区开展综合性科学考察”的建议进入眼帘,记者不禁为之一动,我国的一些文化遗产是否受到了气候条件的影响,气象部门能为文物保护做哪些工作?建议的提出者、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张廷皓研究员为我们欣然作答。

  冬夏分明的气候条件更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张廷皓研究员说,气候与人类的文明起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可以说,一个气候造就了一个文明的起源。我希望学术界能够研究人类文明起源时的气候条件、人文条件到底是什么样的,以及五千年来发生了哪些具体变化。

  张廷皓认为,四大古代文明发源地的自然条件并不是都很好,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冬夏分明,如中国是四季分明,地中海是冬夏分明,埃及则是旱季、雨季分明。

  这种气候条件其实并不是得天独厚的,有些地方环境甚至很恶劣,但这却给了人们联合和组织起来适应自然环境的动力,进而推动了人的社会组织的建立,有了社会组织,就有了文明发展的平台。因此说,气候条件既要适于人的生存,又需要人去改造和创造,这样才有利于文明的诞生。

  气象、气候、物候专家在保护祖国文化遗产方面大有可为

  张廷皓研究员说,随着现代城市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以及气候大环境的变化,我国区域文化遗产的保护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文化遗产都处在酸雨、废气、大气污染等恶劣环境的侵蚀之下,像山西煤城大同的云冈石窟,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很高,岩石里渗水的现象经常可以看到,风化情况十分严重,虽然有关部门进行了长期治理,但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宋代以后, 北方的石窟文化逐渐衰弱,在西南地区出现了非常著名的石窟群——大足石刻,而如今,那些精美的石刻饱受了酸雨的“欺凌”,四川也有一些精美的石刻难逃同样的厄运。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科学举措,有效地控制这种局面继续恶化已成当务之急。文物保护工作者非常希望能够得到气候、气象方面专家的帮助,对文化遗产区域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和测试,在不利于遗产保护的大环境下,寻找一种适宜其生存的气候小环境。

  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助于实现自主创新和新学科的建立

  张廷皓研究员说,我们现在的一些科学考察活动主要是以自然科学为主。我这次是第一次提出对文化遗产综合科学考察的建议,这种综合科考不仅仅是人文科学考察,也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风俗和风习科学,包括古代气候和现今气候对中国古代遗产的影响,等等。过去的一些科考局限在人类学、考古学、艺术史等领域,与其他学科的合作不足,交流不够。其实,各个学科之间都是互相关联的,界线过于清晰,不利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由张廷皓研究员建议的综合科学考察将有助于促进遗产调查、科研、保护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解决一些单一学科、单一区划、单一部门之下难以解决的难题,充分了解这些遗产地区人类活动、区域开发和气候环境变迁的历史,以及人地关系发展演变中一些重要的和规律性的问题。

  张廷皓研究员说,我们十分关注目前一些不利气象条件对文化遗产的影响,也十分愿意与气象部门的专家沟通和合作,如果气象方面的专家都来参加文物保护科学考察,对祖国文化遗产保护将是非常大的贡献。(来源:中国气象报)

相关天气资讯
温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站长统计
© 2010-2013 天气网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