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太阳活动周期今夏起 未来5年空间天气灾害将逐增
空间天气灾害的源头是太阳活动,太阳活动的盛衰存在11年左右的周期。目前,太阳活动正处于第23太阳活动周(期)。预计2007年5月将出现太阳活动极小值,并以此为界,第24太阳活动周期开始,在2012年前后到达最强期;即未来5年正处于第24太阳活动周的上升期。
未来5年,随着新的太阳活动周的开始,太阳风暴将逐年增多,空间天气灾害将会日益频繁。受空间天气灾害的侵袭,航天活动的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卫星、通讯、导航与定位、电力等长距离管网系统将受到强烈干扰并出现更多故障或异常,天气和气候以及生物活动等也将受到影响。
随着国民经济和国防技术的发展及上述各技术领域对高技术依赖性的日益增加,我国经济社会和国防安全对空间天气灾害的敏感性以及受到空间天气灾害的危害均将不断增加。我国经济社会和国防安全对空间天气保障的需求异常迫切。
空间天气灾害应对措施:
1、加强航天活动的空间天气服务
加强航天活动的空间天气服务,在卫星发射或载人航天等航天活动之前进行活动期间的空间天气趋势分析和预测;选择空间天气较为平静的期间作为航天活动的时间窗口;依据实时空间天气监测数据捕捉宇航员出舱时机。
2、加强部门间协同研究,有效减缓空间天气危害
加强航天、通讯、导航、定位、电力、石油等相关部门与空间天气业务部门的合作交流,部门间协同努力,进一步研究有效的方案与策略,减缓空间天气的危害。例如,手机基站建设将把空间天气因素考虑进去,可以有效减少手机掉线。
3、加强空间天气监测
加强空间天气监测,这包括加强对空间天气监测仪器的研制和加密空间天气监测布站。
4、建立基于国内数据的空间天气灾害减缓与应急服务系统
综合利用我国空间天气业务和科研部门的资源,开展对国内各类空间数据的研究与开发,尽早建立一套基于国内数据的空间天气灾害减缓与应急服务系统,以减少空间天气业务对国际数据的依赖,促进我国空间天气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