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公布十大气候事件 暖冬秋旱等恶劣天气点名
山东省气象台20日公布了2006年我省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包括我省遭遇暖冬、秋旱、暴雨、雾霾、沙尘等恶劣天气。
55年以来最暖年。2006年,全省年平均气温14.2℃,较常年偏高1.2℃,与1998年同列为1951年以来的最高值。
强风暴灾害侵袭。4月28日下午,鲁中和鲁南的部分地区出现了强对流天气,济南、泰安、临沂、枣庄的12县市先后遭受风雹袭击。据不完全统计,共造成13人死亡,160人受伤,农作物受灾、房屋损坏、大棚倒塌等巨大经济损失。
秋季严重干旱。从9月下旬至11月中旬连续6旬,全省基本无有效降雨,气温异常偏高。秋季发生30年一遇大旱,潍坊遭遇百年特大干旱。
雾霾天气频繁。全年发生16次局部或全省范围的大雾天气,严重影响交通运输。其中,从12月21日至26日,济南市便笼罩在雾霾之中,是入冬以来持续时间最长、污染最强的一次。
莱州湾封冻。受强冷空气和持续低温的影响,从1月7日起,莱州湾出现了20年未遇的大范围海水封冻现象,使当地渔业受到影响。
半岛地区普降暴雪。2月5日-7日,烟台、威海两市受到暴雪袭击,两市平均降雪量均为12.0毫米;12月16日-17日烟、威两市又出现大范围降雪,其中牟平降雪量最大为13.6毫米,积雪深度达19厘米。
威海降特大暴雨。7月26日-29日,山东出现大范围的降水天气,部分地区降大雨或暴雨,局部大暴雨,荣成降水量最大,为279.1毫米,荣成和文登的日降水量均超过历史极值。
黄河下游出现冰凌。12月17日,受寒潮影响黄河下游开始淌凌并迅速发展,18日上午,下游西河口以下的河段冰凌密度为20%-40%。
春季出现沙尘天气。3月27日,受北方较强冷空气影响,全省出现了入春以来强度最大的沙尘天气过程。其中,鲁西北和鲁西南局部出现了沙尘暴,能见度不足1公里。
春夏遭受雷电灾害。4月-8月,受雷雨天气的影响,全省共发生了7次雷击事件,据不完全统计,造成9人死亡、11人受伤。【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