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对河北省影响深刻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那么,极地气象与河北的气候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记者采访了河北省气象台高级工程师郭迎春。
据郭迎春介绍,过去几十年,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北极永久海冰在减少,冰川和冻土在融化,海平面在升高……,受气候变暖因素的影响,近50多年来,河北省年平均气温不断升高,年降水量逐渐减少。据统计,50多年来,全省年平均气温上升了1.0℃,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减少了80毫米,其中冀东沿海、太行山北部、冀南平原大部减少了100毫米以上,邯郸等地减少了150毫米。
近年来河北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自1997年以来连续10年干旱少雨;自1986年12月以来出现17个暖冬;1999年8月22日下午的一场暴雨不到两个小时就使省会石家庄变成一片泽国;2000年春季京津冀地区出现了10次大范围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其中3月6日的沙尘天气使空气沙尘量骤然上升了9倍;2003年10月10日-12日,出现了近50年来历史同期强度最大、范围最广的暴雨天气过程;2004年6月17日-24日,全省境内连续出现8个冰雹日;2005年6月11日-24日,中南部大部分县市出现了历史同期少见的高温酷热天气,87个县市的平均最高气温达到50年来历史同期之最高;2007年3月2日-4日,出现河北省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高降水……
高温干旱、大风冰雹、暴雨洪涝、雾霾、沙尘暴等灾害严重,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生命财产安全等造成巨大损失。2004年以来,河北省因气象灾害共造成102人死亡、190人受伤。
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曾说,气候变暖,中国经济将面临四大挑战:一是极端气候事件趋强趋多,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二是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三是水资源短缺;四是重大工程,如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工程等安全运行的风险加大。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和人为因素两种,郭迎春说:“全社会必须从生活、生产方方面面着手,大力提倡节约,改变肆意掠夺自然资源的行为方式,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来源:燕赵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