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估气候变暖对环境的影响
4月2日至6日,跨国保护气候专家组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来自联合国成员国的190多位科学家出席了会议。会议重点评估中长期气候变暖给地球环境和人类生存带来的影响,并商讨保护气候的应对措施和实施办法。
根据专家组的预测资料显示,到2100年,气候温度有可能上升1.8至4摄氏度,这意味着将对部分国家和地区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存构成巨大威胁,如果气温上升4摄氏度,那么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江、大河会出现断流,甚至不复存在。另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调查报告显示,全球有10条大河流面临上述危机,其中包括欧洲的多瑙河、北美的格兰德河、南美的德拉布拉塔河、非洲的尼罗河、大洋洲的达令河,以及亚洲的印度河、长江、澜沧江等,至少会有10亿至13亿人口将处于严重缺水的状况。
布鲁塞尔会议主办者表示,跨国气候专家组从今年开始细分为3个专题小组进行具体的工作:第一小组于今年2月在法国巴黎成立,主要从物理学的角度观察和掌握气候变暖的原因,进一步对二氧化碳及温室气体排放给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做深入的研究,分析地球臭氧层减少的原因,以及气候变暖的总趋势。第二小组在本次布鲁塞尔会议期间成立,主要从事气候变暖对环境和人类生存构成威胁的研究。专家估计,气候变暖每年给世界经济带来的损失约500亿至800亿欧元,未来几年这一数字将会继续增加。第三个小组将于不久后成立,主要研究如何采取措施防止和治理气候变暖和蔓延。预期专家小组将根据《京都议定书》的原则,不断提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新建议,推行市场化减排配额和交易,提倡使用洁净和可再生能源等,以保证到2020年实现既定的减排温室气体30%的总体目标。
会议对今年1月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美国自愿发起“亚太6国气候变化伙伴计划”,各自承诺到2010年分别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20%至30%给予积极的评价。(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