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如何防暴寒
时间:2007-04-11 09:26 来源:问天网 编辑:天气网
人们把短期内气温降幅较大的天气称暴寒。随着冬去春来,各地气温迅速回升,同时,我国北方又不断有强冷空气南下冲击,因此暴寒现象时有发生,人们应当加以注意。
气温是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气象要素之一。当气温大幅度下降时,人体通过生理调节来维持人体与环境间的平衡,但这种调节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年老体弱者尤其如此。当气温降幅过大,对人体造成的刺激超过人的忍受能力时,人就会感觉不舒服或生病。
春季暴寒不但容易诱发流行性感冒的迅速蔓延,而且可能导致消化性溃疡、脑中风等流行病的高发趋势。研究表明,当春季出现暴寒时,随着气温的急剧下降,人体的胃功能受到影响,促使胃酸浓度增加,胃酸分泌过量,引起胃及十二指肠蠕动亢进,局部血管痉挛性收缩,从而导致消化道溃疡或出血;如果10天之内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相差22℃以上,往往预示着消化性溃疡将可能出现一个罕见的高发过程。另外,当气温骤降时,随着人体血管收缩,血压亦随之升高,血压偏高者在寒风直接刺激下,较易引起神经功能失调、心脏排血量增加以及全身动脉痉挛等,而这些往往又是脑中风的前奏。春季暴寒对于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和体质较弱的人影响最大,必须高度重视自我保健,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
因此要根据天气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和被褥,在天气骤变、刮风降温时尤需注意保暖防寒。服装以多层次为宜,这样便于随时增减。居室要保持整洁、空气新鲜、无烟尘污染,室内温度最好控制在18℃-20℃,相对湿度为40%-50%。(来源:新华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