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天气资讯 > 风云二号D星交付使用

风云二号D星交付使用

时间:2007-06-28 09:26    来源:问天网    编辑:天气网

  

  6月27日,国防科工委在京组织召开风云二号D星在轨交付仪式。卫星由生产试验部门正式交付给中国气象局使用。

  风云二号D星于2006年12月8日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2007年1月12日成功获取了第一套图像,3月1日投入业务试运行。经在轨测试和业务试运行表明,卫星整体运行稳定,星地系统协调通畅,所进行的各项技术改进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交付仪式上,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指出,风云二号D星与风云二号C星共同构建了安全可靠的、“互为备份、双星观测”的风云二号业务卫星系统,形成了以卫星为龙头,地面运营服务为支撑,由全国2400多个气象台站、覆盖全国各地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直接广播接收站、DVB广播系统、网络服务系统组成的卫星气象应用业务体系,不仅显著提高了我国卫星气象监测能力,还为国家应急管理、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卫星交付后,作为卫星的业主和主要用户,中国气象局将全力做好卫星的业务运行管理与应用工作,在卫星资料已充分共享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卫星资料的应用范围,加深卫星资料的应用深度,尽快实现由定性遥感向定量遥感转变,以充分发挥风云卫星的效益,为减灾防灾、应急决策发挥应用的作用。

  郑国光说,C星与D星实现东西轨道位置布局,不仅扩大了观测范围,而且实现了在轨备份,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应急观测能力,对于保障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的在轨连续、稳定、可靠业务运行,提供了强有力支撑;通过合理安排C/D双星的观测并结合启用汛期加密模式,实现了C/D双星重叠覆盖区域的最短15分钟时间间隔的观测,最大挖掘在自旋技术体制下双星观测能力,对于监测台风、暴雨、乃至中小尺度的局地雷暴等重大灾害天气系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风云二号D星的交付使用,不仅增强了我国气象卫星的综合监测能力,提高了我国气象预报水平和服务水平,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国家安全、乃至亚洲区域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还进一步增强我国在世界对地观测业务体系中的地位,成为航天技术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典范。

  在交付仪式上,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张文建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吴卓、西安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隋起胜签署了风云二号D星的交付证书。国家气象中心主任杨军与隋起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院长袁洁签署了风云二号D星在轨运行支持协议。

  交付仪式由国防科工委副秘书长胡亚枫主持。国务院应急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科技部、民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新华社、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海洋局、总装备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和代表也参加了交付仪式。(来源:中国气象报)

相关天气资讯
温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站长统计
© 2010-2013 天气网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