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天气资讯 > 6月以来北方地区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建议

6月以来北方地区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建议

时间:2007-07-03 09:47    来源:问天网    编辑:天气网

  近一个月以来,北方大部地区气温与常年同期接近或偏高,大部地区前期降水量明显偏少,中后期偏多。西北地区东部部分地区和东北地区西部先后发生了历史同期罕见的农业干旱,冬小麦产量和玉米等作物生长受到严重影响。麦收期间北方冬麦区天气睛好,冬小麦收晒进展顺利;夏播区大部在6月中下旬降水较为充足,夏播适时,作物长势普遍较好。

  一、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东北地区大部、内蒙古东部6月份光热充足,利于玉米、大豆、春小麦等作物生长发育;但大部地区月内基本无有效降水,持续近25天的高温少雨天气导致东北地区西部旱情持续发展,截至6月26日干旱范围达到最大,是1951年有完整气象资料以来严重的夏旱。辽宁西部和西北部、吉林中西部以及黑龙江西部地区的玉米、大豆出现叶片萎蔫、枯黄和生长延迟的现象,发育期延迟5-15天,部分地区出现干枯死苗现象;6月27日至7月2日,旱区出现了大范围明显降水,对缓解前期持续的旱情起到了关键作用,使受旱地区农业生产形势出现转折,对处在生长旺盛时期农作物生长发育非常有利。

  甘肃东北部和宁夏中南部地区从3月份入春以来一直到6月上旬降水持续偏少,发生了自1990年以来最严重的农业干旱,夏粮严重减产。6月中旬西北地区大部降水显著偏多,前期旱情缓解,利于冬小麦后期灌浆与春小麦和牧草等生长;但西北地区东部雨日较多,影响冬小麦适时收获和春小麦开花授粉。6月下旬光照转好,对春小麦后期灌浆和玉米拔节较为有利。

  华北、黄淮大部麦收期间多晴好天气,冬小麦收获进展顺利。但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使部分地区旱情有所发展,曾一度影响了夏播。6月中后期,华北西部、黄淮大部出现较明显降水过程,各地墒情好转,利于夏播以及春玉米、棉花、马铃薯等作物生长发育。

  二、农业生产建议

  未来十天,主要降雨区将位于淮河流域至四川盆地一带;华北、东北多阵性降雨,对缓和旱区旱情有一定作用;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华南地区西部多阴雨天气。7月份,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东北北部、内蒙古中西部、华北西北部和南部、黄淮、江淮、等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部分地区有洪涝。

  目前已进入盛夏时节,北方作物处于旺盛生长阶段,各地要加强作物田间管理。棉花要及时整枝打叶,改善棉田通风条件;玉米要适时追肥、中耕除草,降低田间湿度。同时,要重视各种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降水偏多的淮河流域要注意农田防涝,出现渍涝的地区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将暴雨、洪涝等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相关天气资讯
温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站长统计
© 2010-2013 天气网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