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泾川遭五十年不遇特大暴雨袭击
7月24日,甘肃省平凉市的泾川县遭特大暴雨袭击。从19时35分至22时35分,3小时内降雨148.2毫米,为正常年份全年降水量的26.7%;期间,半个小时之内降雨就达85毫米。此次暴雨是自1957年有气象史料记载以来的最大峰值。
据核查,暴雨涉及泾川的城关、王村等6乡(镇、区)、88个村、30806户、133212人。其中,受灾71个村,20917户、7321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69613亩,包括粮食作物106856亩,经济作物62757亩;其中受灾达五至八成的粮食作物26455亩,经济作物27255亩;农作物直接经济损失5633万元。倒塌房屋(窑洞)980间(孔),涉及784户3280人,损坏房屋(窑洞)2666间(孔),直接经济损失1270.9万元。因灾死亡2人、受伤3人,死亡大家畜183头,冲毁道路45公里,水毁水利工程12座、干渠220米、河堤327.04米。此次雨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共计7099万元。
暴雨期间,泾川县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避免了更大损失。灾情发生后,市县两级党委、政府采取积极措施抢险救灾,做了以下工作。切实加强救灾督查指导。7月25日上午,平凉市市委书记马学军、市长陈伟带领市财政、水务、民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赶赴现场查看灾情,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查灾救灾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对11个受灾区域逐一进行救灾调度,逐点召开会议,现场安排救灾工作。经过一天紧张有序的抢险救灾,受灾群众全部得到妥善安置,确保了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地方住。
全面进行灾情核查。泾川县组织民政部门及乡、村、组干部逐户对灾情进行全面调查;帮扶部门对受灾户进行重点核查、造册登记;林业、农牧、水务等部门对果品、粮食、蔬菜、房屋等受损情况进行详细查验。
切实靠实帮扶责任。泾川县把帮扶救灾受灾村组和群众作为当前全县工作的当务之急。发动县直部门、驻泾单位的干部职工930多人,由县级领导带队,分片深入受灾村组,全力开展险情排查、群众生活安排、灾后恢复重建和治安维护工作;县直各部门、驻泾单位由主要领导带队,在各自的责任区,帮助受灾群众开展排水清淤、道路整修、险情排查等工作,晚上轮流值班,24小时坚守岗位,确保了灾后未发生新的安全事故。
及时发放救灾物资。25日,平凉市委、市政府为泾川灾区拨付救灾资金100万元,紧急调运帐篷104顶、编制袋5000条、水泵5台。泾川县组织购买了面粉、方便面、被子、衣物等,及时送到受灾群众手中。县里领导对2名因灾死亡人员的家庭进行了慰问,分别送去慰问金3000元,安排乡、村协助搞好善后事宜和家属安抚;对因灾受伤住院治疗的1家3人进行了慰问,安排医疗单位按照扶贫济困病床有关政策减免他们的相关费用。
多方采取救助措施。泾川县精心组织疏散受灾群众,使受困群众全部撤离了危险区,对因灾无处居住的158户660人,采取借住学校、医院、亲友家和集中搭建帐篷等形式进行了妥善安置。抽调警力50名,实行划片包干,全天轮流值班,24小时维护重点灾区治安。组织卫生部门对受灾区域人饮水源进行清理消毒,制订了卫生防疫工作预案。目前,灾区群众情绪稳定,社会秩序良好。(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