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天气资讯 > 7月份以来强对流天气频发 建议加强城市防灾减灾力度

7月份以来强对流天气频发 建议加强城市防灾减灾力度

时间:2007-08-05 11:13    来源:问天网    编辑:天气网

  今年以来(1-7月),全国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4℃,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与2002年并列),也是1997年以来的连续第11个气温偏高年。

  7月以来,由于大气下垫面气温偏高,使大气中热对流运动趋于活跃和增强,雷暴日数增加,造成各地局地强降水和雷击、风雹灾害频发。7月1日-8月2日,我国新疆西部、青海东部、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中西部、吉林中西部及华北大部、黄淮西部、江淮、西藏中东部、西南大部和长江中下游以南等地雷暴日数一般有9-15天,其中西藏南部、云南北部、四川南部以及华南南部等地雷暴日数超过15天。和历史同期相比,西北地区中东部到华北大部、黄淮部分地区以及西南地区东部到长江中下游等地雷暴日数偏多1-5天。

  7月以来,全国因强对流天气造成的短时强降水和雷击、风雹灾害频发,一些大城市受到严重影响。重庆、济南、武汉、北京、郑州等市相继遭受强雷雨、强风雹的袭击,致使城市交通瘫痪、航班延误,建筑物、广告牌和行道树等遭到毁坏。部分城市还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其中重庆和济南两市因突发性暴雨造成79人死亡。

  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将明显增多、增强,城市突发性气象灾害将日益突出。由于城市居民生活集中,经济水平相对较高,如果缺乏防灾能力和防灾意识,一旦有突发性灾害出现,损失将会比乡村更大。因此建议:

  1.加强城市防灾能力建设和城市规划。科学规划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建筑、交通、电力和城市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的防灾能力,提高城市快速防洪排涝能力;开展城市防洪标准检查,科学确定不同城市的洪水设防标准;无灾时要加强防洪设施检查维护,有灾时要及时、科学地利用。

  2.提高城市灾害监测预警和灾害性天气信息发布能力。不断完善城市应急预案,提高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风雹等城市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加强服务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建立健全快速传播灾害性天气信息的发布系统,通过多个渠道及时快捷地将灾害天气预测信息和防御建议传送到居民手中。

  3. 加强防范气象灾害的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市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市政府应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加强气象防灾避险知识宣传;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织雨灾、风灾、雷击等灾害中的防灾脱险演习。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积极主动地关注天气变化、关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良好习惯,自觉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学习灾害面临时的自救和互救方法,将损失降低到最小范围。

相关天气资讯
温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站长统计
© 2010-2013 天气网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