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气候出现 上海今年可能秋汛冬寒
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厄尔尼诺”现象,还有一种和秋汛、寒冬有关的气候现象,被称作“拉尼娜”。记者今天从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了解到,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已进入“拉尼娜”状态,一旦进入这种气候状态将会形成“拉尼娜事件”。上海气象局首席服务官朱家栋表示,上海可能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天气反常,今秋容易出现秋汛,“暖冬”也可能不再,遭遇“冷冬”。
什么是“拉尼娜”?
气象专家向记者表示,所谓“一次拉尼娜事件”即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指数连续6个月低于-0.5℃。
今年6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的表层异常,冷水明显西伸,8月份,赤道中东太平洋大范围平均海表温度较常年同期异常偏低。朱家栋告诉记者,目前海水温度已达到-0.6度,形成一个弱的“拉尼娜”状态。目前,海洋大气中存在“拉尼娜”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预计直至10月初,有利于海温偏冷状态的形势将维持。如果“拉尼娜事件”发生,容易给我国天气气候带来灾害性影响。
“拉尼娜”会带来什么危害?
朱家栋表示,每当出现“拉尼娜”现象时,对我国北方的影响都会非常大,当年秋季北方降水就可能偏多。对上海来讲,“拉尼娜”可能会造成天气的反常。
一是秋汛。一般来讲,常年汛期在9月底结束,而“拉尼娜”可能会带来10月之后的“秋汛”。
二是台风。中央气象台预测今年9月还将有两个台风在我国登陆,届时带来大范围的降水。到目前为止,今年还没有一个台风正式影响过上海,根据上海中心气象台的预测,今年9月可能会有一个迟到的台风影响到上海。而2005年的15号台风“卡努”也是在9月15日影响上海的。
三是“冷冬”。上海已连续多年遭遇“暖冬”,而一旦发生“拉尼娜”现象,当年冬季(12月至次年2月)的冷空气将会活动频繁,比较寒冷,“暖冬”也不再来。
“拉尼娜”的历史足迹
记者从国家气候中心了解到,1962、1967、1974、1984和1995年的下半年都发生过“拉尼娜事件”。根据统计发现,它都造成了当年秋季我国黄河和淮河流域降水偏多,其中黄河中游部分地区降水比常年同期要偏多5成。它还会造成冷空气频繁,形成阶段性的严寒,给对我国南方越冬作物带来冻害。(来源:解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