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基本形成符合气象特色的各类应急预案体系
时间:2007-10-10 09:22 来源:问天网 编辑:天气网
新华社北京10月9日专电(卫敏丽、丁冰)在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气象应急预案格外重要。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符合气象特色的各类应急预案体系,这是记者近日从发展中国家灾害应急管理省(部)长研讨会上了解到的。
据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介绍,中国气象局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组织编制了《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和《国家核应急气象保障预案》;与卫生部联合制定了《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高温中暑应急预案》等预案或预警办法;指导31个省级气象局制定了各级各类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共160余件,内容涉及核扩散、危险化学品(有毒气象)泄漏、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以及海难搜救等相关突发事件。
同时,中国气象局还积极组织有针对性的气象应急演练。2006年中国气象局成功组织两次北京奥运气象服务和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其他各省级气象部门还针对台风、暴雨、有毒气体泄漏等突发公共事件组织了36次演练。
“通过建章立制,我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水平和气象应急保障能力得到提高,气象应急监测预报能力得到加强,气象预警信息覆盖面不断扩大,突发公共事件协同应对局面正在形成。”郑国光说。
据了解,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灾害种类甚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其中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总量的70%左右,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000万公顷,受台风、暴雨、干旱等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来源:中国气象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