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建议
10月份东北地区天气晴好,秋收作物成熟收获顺利。但中旬后期黑龙江东部出现明显的降温、降雪天气,对尚未归仓的秋收作物产量和设施农业造成一定影响。
9月25日至10月15日西北地区中东部和华北中南部、黄淮东北部出现了15~20天连阴雨天气,致使田间土壤过湿,玉米、棉花、马铃薯等作物成熟收获受阻、籽粒发芽霉变、腐烂。同时,多雨造成冬小麦不能适时播种。上旬中后期西北地区东部出现强降温、降雪天气,使尚未收获的秋粮作物和各种经济作物雪上加霜,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10月下半月北方秋收作物区以晴好天气为主,日照充足,利于各种作物收获、晾晒;北方冬麦区大部墒情较好,光热基本适宜,利于冬小麦播种、出苗。
江淮、江汉、江南和华南大部光热条件较好,利于棉花采摘、晚稻灌浆结实、甘蔗糖分积累、一季稻、玉米等秋收作物收获;但南方大部地区由于入秋以来降水量持续偏少,安徽、湖北、江西、广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不利于冬小麦、油菜等适时播种和幼苗生长。今年第16号台风“罗莎”于10月7日在浙江苍南至福建福鼎交界处登陆,受其影响,江苏南部、浙江大部和福建东北部出现狂风暴雨,造成部分水稻、棉花倒伏。
西南大部地区月内阴雨日数达15~20天,日照明显不足,不利于秋收作物成熟收获和油菜苗期生长,同时多雨寡照天气导致土壤偏湿,麦播和油菜移栽前备耕工作也受到影响。
农业生产建议:
预计未来10天,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中东部大部地区的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低。9月30日~11月1日,受中等强度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出现一次阴雨雪和大风降温天气过程,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4~6℃,华北东部、东北等地的部分地区气温下降幅度将超过8℃。
1、11月份西北、华北、黄淮地区大部冬小麦处于分蘖期,是小麦冬前形成壮苗的重要阶段。北方冬麦区各地要加强田间管理,麦田要及时松土、补肥,墒情较为适宜的地区,注意提高地温、促进增蘖;对过湿的麦田要及时中耕、散墒通气。
2、江淮、江汉大部尚未冬小麦尚未播完的地区要积极采取措施,造墒播种,已出苗的地区要注意查苗、补种。江南各地要抓住晴好天气,及时收获晚稻;同时油菜产区要注意及时浇水抗旱、适量追肥、适时定苗及防治病虫害的发生,确保油菜适时移栽。
3、华南各地要加大抗旱力度,加强农业用水的调配和管理。
4、西南地区要做好农田的清理沟渠工作,以排湿降渍,确保油菜壮苗移栽和冬小麦适时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