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今年入冬将“迟到” 暂无入冬迹象
昨天(15日)北方一股南下的冷空气给安徽带来了雨水和寒意,省城街头一些女孩已穿起了棉袄甚至羽绒服,很多市民都觉得已经身处初冬。从节气上说,今年11月8日就已立冬。但昨天,省气象部门专家告诉记者,安徽现在仍处于深秋,今年冬季又将“迟到”了。气象专家提醒,本着“春捂秋冻”的原则,市民一方面要注意防寒保暖,另一方面也不要过早穿上厚重的冬装,以免寒冬真的来临时反而容易受凉。
今冬“姗姗来迟”
安徽省气候中心专家告诉记者,根据往年的统计数据,安徽省入冬的平均日期是11月14日。昨天的降温过后,安徽算是“一只脚踏进了冬天”,但是另一只脚什么时候踏进去,现在还没有迹象。“气象学上将连续平均气温作为划分季节的标准,平均连续5日稳定低于10℃则为入冬。但是近日的平均气温都在12℃~13℃左右,就是昨天降温后平均气温也略高于10℃,所以显然没有达到这个标准。”
暂无入冬迹象
该专家称:“虽然10月份以来已经经历了几次大幅度降温,但每次降温过后气温都会很快上升,预计未来几天内,不会有持续的大幅降温,所以暂时看不到立即入冬的迹象。”根据气象预测,11月份中下旬安徽大部平均气温仍可能比常年偏高,不过有两股冷空气来袭,最低气温可能接近0℃,但在比较复杂天气条件下,能不能因此入冬还很难说。全球变暖是主因
今年的冬天为何“迟到”呢?对此,气象专家表示:“安徽冬天迟到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05、2006年的冬天都迟到了,其中2005年的冬天在12月初才来。”入冬推迟的主要原因还是受全球变暖的影响,全球的总体平均气温上升,难以准时达到气象学上入冬标准。
入冬标准已过时?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气温普遍升高,“暖冬”现象越来越严重,曾有气象专家认为上个世纪制定的入冬标准已“过时”了。对此,安徽省气象台专家认为,气象标准的制定有其严格的程序,不能因为几年气候的变化就随意变更。但今天人们确实应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四季了,因为全球变暖对我省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了。“尤其是生活在有‘热岛效应’的城市人,以后看到秋天冬天迟到、春天夏天早到也不要觉得奇怪。”(来源:新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