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今冬缘何重现“南冻北旱”?
时间:2011-02-24 09:23 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天气网
明天(25日),我国华北、黄淮、江南、江淮等中东部地区将再次迎来一次明显的降水天气过程,不过冬去春来,天气回暖,低温不在的南方基本摆脱了“冻雨”的威胁,而北方旱区也将因此次降水得到大面积缓解,我国“南冻北旱”的现象将不会重演。不过,今年冬天为何会再现2008年的“南冻北旱”,原因复杂。
去年10月以来(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2月4日),华北、黄淮、江淮北部降水量普遍在50毫米以下,其中山东大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不足10毫米。山东全省除半岛以外有130多天无有效降水,全省气象干旱程度60年一遇。
虽然2011年2月9日至13日,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市)陆续出现的不同程度的降水,给北方“干渴”的大地送来了“甘霖”,但却也给南方的湖南、贵州带来了新一轮的冻雨。
天气到底怎么了?为何在2011年1月我国北方部分地区旱情严重时,南方却接连遭遇三轮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为何今年冬天会再现2008年的“南冻北旱”?就此问题,《中国减灾》杂志社和中国天气网联合,共同采访了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专家、原中国气象学会气候与长期预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小泉,让他为我们解开今冬我国“南冻北旱”之谜。
[b]本期嘉宾:[/b]
李小泉,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专家、正研级高工,曾任中央气象台台长,原中国气象学会气候与长期天气预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b][/b]
[b]经典语录:[/b]
“从年初的天气特点来看,由于气候平衡被破坏,未来极端气候事件出现的概率和机会将呈现出增加趋势。”——李小泉
“我们气象人都有个迫切的愿望:我们是搞预报的,眼看着干旱,在不具备人工增雨(雪)的条件下,却没有更大的能力阻止旱情,唯一的希望就是做好水利建设。”——李小泉
[b]背景:[/b]
[url=http://www.weather.com.cn/index/zjzx/01/1254872.shtml]冷空气再袭 南方雨雪再现北方旱情难缓[/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