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我国将陆续发射13颗风云系列卫星
时间:2011-03-20 14:20 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天气网
今年是我国气象卫星事业发展40周年。世界气象日开放活动当天(3月20日),中国气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军就中国气象卫星事业的发展沿革、未来规划以及应对灾害所起到的显著效益等问题与多家媒体的记者进行了交流。
[img]http://i.weather.com.cn/images/cn/news/2011/03/20/A5BE0D6E07D3E9A871E6F070FF905F98.jpg[/img]
世界气象日开放活动当天,中国气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摄影:李景旸)
40年来,在几代气象科技工作者和航天科技工作者得不懈努力下,我国气象卫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全球对地观测业务卫星序列的重要成员,实现了由试验卫星向业务卫星的转变,实现了极轨气象卫星升级换代和上午星、下午星组网观测,实现了静止气象卫星“双星观测、在轨备份”的业务运行,实现了卫星在轨稳定、超寿命运行,以及多领域应用、多部门共享,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防灾减灾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不如了国际气象卫星先进行列。
[img]http://i.weather.com.cn/images/cn/news/2011/03/20/2843BB1A38E234CAF23F68007341A5A7.jpg[/img]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军答记者问(摄影:李景旸)
随着气象卫星的稳定运行与数据的广泛共享,风云卫星应用领域与水平也有了快速发展。逐步从定性应用向定量应用发展,在台风、洪涝、干旱等多种灾害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用领域由气象逐步拓展到了减灾、农业、林业等十多个方面,在我国民用遥感卫星中效益发挥最好、应用范围最广。
杨军介绍,未来十年,我国将陆续发射13颗风云系列卫星,其中包括风云2号系列卫星、风云3号系列卫星、风云4号系列卫星、降水测量雷达以及微波探测实验卫星。这些卫星将在未来的天气预报、灾害预警以及环境监测等领域继续发挥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