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天气资讯 > 计划烧除:让大象跳舞

计划烧除:让大象跳舞

时间:2011-03-24 07:11    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天气网
3月15日,我国进入了今年森林草原春季防火工作的关键时期,而各处森林火灾早已先于这一时间频繁发生,云南曾在月初的九天时间里连发四起山火。森林防火的形势在逐日严峻。 为了减少火带来的灾难,中国各个时期的政府都将治火纳入管理体系。在人类防火治火的漫长历程中,“计划烧除”诞生了。 通过“放一把火”来减少或缓和火灾,是人们经过漫长的探索和实践后寻找到的一个方法。 [img]http://i.weather.com.cn/images/cn/news/2011/03/23/FF004FAADA4CEEBACA9230B77D581A7C.jpg[/img] 人类与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万年以前(来源:《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1995年6月发布的《东北、内蒙古林区营林用火技术规程》对这一营林用火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在经营和保护森林中,通过控制火强度,在规定的范围内,烧除林区积累的可燃物,达到预防森林火灾、控制森林病虫鼠害、促进森林的天然更新和人工更新、复壮山特产资源、改善野生动物饲料源等多种目的的科学用火。 这一项少有人知的技术,在国内外已经实行了几十年。 [b]计划烧除:被区别对待的火[/b] 在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的副所长王立夫的防火生涯中,1987年是一个转折点。那年夏天,大兴安岭地区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森林火灾。 对于当时参加工作不到十年的他来说,这是最难忘的一次经历。大火烧了近一个月,在中国境内的损害面积相当于苏格兰的大小,还波及了苏联境内的1200万英亩森林。 从那一年开始,中国从国家层面开始大大提高了对防火的重视程度。计划烧除的规范化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 计划烧除,这个从发达国家引进的方法已经在在国内的部分地区使用了几十年。森林草原的可燃物覆盖随着时间逐渐增加,能量积累多了必然要释放,如果不能人为释放,就会造成突然的自然释放,“一着火就会很大”。这是计划烧除被使用的初衷。 [img]http://i.weather.com.cn/images/cn/news/2011/03/23/A9D7BB9A63D949E76C88B006BF37A688.jpg[/img] 图为王立夫(中)指导基层单位进行计划烧除(照片由王立夫本人提供) 1963年,由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组织的一组生态学家建议山火应该周期性地燃烧,来保护公园里的环境平衡。 1968年,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修改了火灾管理政策,确定火如果是自然引起,并且不对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允许其燃烧,而且在规定的情况下,为了生态系统恢复平衡,可以故意制造可控制的燃烧。 记者查阅了美国国家跨部门防火中心2011年防火季的工作重点,第二条中写道“火可以区别对待:当发生野外火烧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迅速扑灭,还是监控它从而使它对土地有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舒立福曾在他的论文《计划烧除的应用与研究》中写道:火对生态系统作用有利或是有害,主要取决于火作用的时间和强度。仅从这一句话就可以看出,计划烧除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技术。 [b]森林防火:气象服务是关键[/b] 因此,为了保证计划烧除的安全和有效,操作必须严格遵守规程。在这些规程中,天气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火,不是像做饭一样,啪一下点着就开始炒菜了。没那么简单。”与火打交道超过三十年的王立夫深知火的习性。 每年适合计划烧除的日子只有春季融雪期、秋季枯霜期、雪后阳春期等四五个时段。每个时段只有不超过一周的时间,“早了点不着,晚了不易控”。 计划烧除像一头笨重的大象,要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跳出一场灵活、优美的舞。 这样的行动需要严密的科学性。而在所有的天气因素中,风又似乎是其中最难把握的一个。 许多次火的悲剧都是由风酿成的。今年3月在大理剑川燃烧的山火中,本已扑灭的火由于大风突起再次复燃,在现场留守善后的部分扑火队员被围困,9人死亡。而在2009年西班牙塔拉戈纳地区的森林大火中,也因风向突变,4名消防队员被大火包围,终未能脱离大火而牺牲。 据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专业气象室高级工程师赵鲁强介绍,火场中的风向突变一般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天气大环境的系统性风向转变,例如由于冷锋过境,风向由南转北;第二种是地形对风向的干扰;还有一种是由火本身产生的气旋活动,当空气在火的推动下旋转上升时,周围的空气就过来补充到下部,空气的流动导致了这一块区域风的产生。“当这个局部的风大到一定程度时,就有可能会盖过大环境的风,出现风向突变。” [img]http://i.weather.com.cn/images/cn/news/2011/03/23/74F7851C705AD3F4B698F3E54B134171.jpg[/img] 由火产生的气旋活动示意图 无论是哪一种变化,都具有不确定性,尤其是最后一种。赵鲁强说,判断风的变化,实际上是去分析能量的平衡问题。它并不是一个线性的问题,自然也无法由单一因素决定,“就好像混沌学中的‘蝴蝶效应’,南美洲巴西一只蝴蝶翅膀的拍打,虽然在最初扰动了空气,但也需要其他很多因素和过程,才能最终使美国得克萨斯州出现一场龙卷风”。 为了寻找天气的有利或不利因素,王立夫学会了看天气图。3月15日,又是每年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关键时期开始的日子。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他将像过去的许多年一样,每天查看天气形势。 [img]http://i.weather.com.cn/images/cn/news/2011/03/23/DA2C2C1E778415E256027EBBD6C7D2A2.jpg[/img]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专业气象室高级工程师赵鲁强(右)(关禺 摄) “所以在扑火的时候,气象服务的专业性是非常重要的”,多年来从事森林火险等专业气象服务的赵鲁强深有感触。 在计划烧除的策划和执行过程中,气象部门是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我们一直在为林业部门提供非常细致的服务,但仍然还有很多更精细、更专业的方面需要我们去研究”。 [b]反对者:计划烧除也存在弊端[/b] 虽然林业部门多年来一直在推广计划烧除这项技术,但反对者的声音始终未曾消失。 1988年,一些被“放任”的小火最终形成美国黄石公园燃烧了几个月的一场大火。2004年,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因为计划烧除跑火而引起森林大火。这些都让本来就质疑“以火攻火”的专家和单位愈发产生了不信任感。 [img]http://i.weather.com.cn/images/cn/news/2011/03/23/8C9BF6128E3053E9AD077B92C4EB3D60.jpg[/img] 美国黄石公园大火,摄于1988年7月23日(来源:Wikipedia) 在2007年3月发表于《森林防火》杂志的《关于黑龙江省实施计划烧除问题的探讨》一文中,王立夫写道,“2005年12月在杭州召开的全国林业科技大会上,有几位学者针对计划烧除工作提出了一些不同观点和看法,指出了计划烧除的许多弊端,他们认为火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干扰因素,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加上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因操作不规范、天气突然变化而引起跑火的事件时有发生,很多人认为计划烧除“多此一举,得不偿失”。 2004年的大兴安岭大火发生后,计划烧除在黑龙江曾一度被叫停。“但目前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不得不烧”,于是该方法在三年后又被重新使用。 “反对计划烧除的观点,从他们的角度而言都是正确的”,王立夫承认。但多年探索的经验表明,这仍是目前最经济、快速、有效的防火方法。 随着规范的成熟和技术的普及,近几年不再出现跑火的事件。“只要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再加上天气预报报准,不会出问题的。” [b]新思维:人类该如何看待火[/b] 当被问及如果未来所有的火都能扑灭,这会不会有悖自然规律时,王立夫在那头大笑起来:“我很喜欢听你这个话”。 从生态学的角度考虑,他承认有些火不一定非要扑灭。如果火正好烧在合适的区域,也不危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完全可以监控它,让它在一定范围内烧,“只是现在没有人敢承担这个风险”。 正如风的变化无法由单一因素决定,火的灾害性也很难用单一指标来进行描述。 [img]http://i.weather.com.cn/images/cn/news/2011/03/23/BEE0F6E5F47F19216DF7B039247D3668.jpg[/img] 北大荒烧荒历史照片(来源:互联网) “虽然大部分时候,野外的火表现出来的是它的灾害性,但实际上它也有一些好处”,赵鲁强认为,对于任何事情都应该辩证地看待。在生产力有限的条件下,人类烧荒开垦土地,确实是一个高效的手段,草木灰也是很好的自然肥料;当一片林区出现了严重的病虫害,生态环境需要重建时,有计划地烧掉重栽就可能是最快速有效的手段。 对火的认识,几乎伴随着人类的整个历史。人类以怎样的态度看待它,其实定义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就目前而言,如何利用火、控制火、管理火,使社会与自然系统之间均达到和谐的状态,仍需要长期的努力。(文/詹璐)
相关天气资讯
温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站长统计
© 2010-2013 天气网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