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山西景点天气 > 晋中景点天气 > 平遥古城墙天气
  • 白天
  • 晴转扬沙
  • 0°C
  • 西风
  • 夜间
  • 晴转扬沙
  • -12°C
  • 西风
  • 紫外线指数:易发,昼夜温差大,易感冒。
  • 感冒指数:寒冷,建议着厚羽绒服等隆冬服装。
  • 穿衣指数:不宜,扬沙或浮尘会给汽车蒙上灰尘。
  • 更多生活指数>>
平遥古城墙未来一周天气预报(仅供参考)
  • 日期天气现象气温风向风力
  • 5月2日 星期五白天晴转扬沙高温 0°C西风<3级夜间晴转扬沙低温 -12°C西风<3级
  • 5月3日 星期六白天多云转晴高温 0°C西北风3-4级转<3级夜间多云转晴低温 -14°C西风3-4级转<3级
  • 5月4日 星期日白天高温 0°C西南风<3级夜间低温 -11°C西南风<3级
  • 5月5日 星期一白天高温 4°C西南风<3级夜间低温 -9°C西北风<3级
  • 5月6日 星期二白天高温 -1°C西北风3-4级转<3级夜间低温 -13°C西北风3-4级转<3级
  • 5月7日 星期三白天高温 -2°C西南风<3级夜间低温 -15°C西南风<3级
  • 5月8日 星期四白天高温 3°C西南风<3级夜间低温 -9°C东北风<3级
平遥古城墙今天生活指数
  • 紫外线指数易发,昼夜温差大,易感冒。
  • 感冒指数寒冷,建议着厚羽绒服等隆冬服装。
  • 穿衣指数不宜,扬沙或浮尘会给汽车蒙上灰尘。
  • 洗车指数中等,涂擦SPF大于15、PA+防晒护肤品。
  • 运动指数易发,昼夜温差大,易感冒。
  • 空气污染扩散指数寒冷,建议着厚羽绒服等隆冬服装。
平遥古城墙: 简介  平遥平遥城墙史称“古陶”。春秋时置中都于此,汉置京陵县并筑京陵城。北魏始名平遥并筑城池。明洪武三年(1370)重筑时外壁砌砖。平遥城墙马面多,造型美观,防御设施齐备,为中国历代筑城之仅有,并以筑城手法古拙、工料精良堪称于世,是研究中国古代筑城之制的珍贵资料。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沿革  平遥城的始建时间至少可追溯至周宣王时期,相传为当时的重臣尹吉甫驻军时所筑。现存城墙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在西周旧城的基础上大规模重修的,此后又经过数十次修补,但仍总体保持了明代初期的风格,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建置的珍贵实物资料之一。城内街道纵横,格局井然有序,清代晚期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影响颇大。建筑特色  平平遥城墙遥城池呈方形,城墙周长 6163 米。南城墙随中都河蜿蜒而建,其余三面皆直线相围。城墙高 8~10米,底厚 8~12米,顶厚3~6米。墙身素土夯筑,分层铺设稻草为拉筋,外壁城砖白灰包砌,顶部青砖铺墁,内向设泻水渠道。环城墙辟城门 6道,东西各二,有上下门之分;南北各一。各门交错设置,门外筑瓮城,内外皆用条石铺墁,门洞上原建城楼各一。城墙四角设平台,原各建角楼一座,现城门楼角楼失存。城墙东南隅建有魁星楼和文昌阁,亦俱废。东墙城门上尚存尹吉甫点将台。城墙内侧筑马道。城墙外壁分段筑马面 71 堵,上建敌楼各一,中架木板,外设箭孔。城墙上设女墙高 0.6米,堞口高 2米。   平遥城依照“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原则修建,风格古朴,重视防御,工艺和用料均以精良著称。城池平面呈方形,南侧城墙沿中都河而建,故略显蜿蜒。城墙高12米左右,平均宽3.5米,周长6.4公里。墙外有护城河,宽度和深度均为4米。墙体内为土筑,外用白灰包砌,顶部用青砖铺墁,内侧设马道和内向排水渠道。墙上有6座城门及门楼,四角各筑1座角楼,每隔50米便筑料敌楼1座,共有72座,垛口共计3000多个,据说是按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来设计的。不过除了城门和垛口,其余已大都残坏。六座城门中,南北各有一座,东西分别有两座,东西门外均筑有附属的瓮城,形如乌龟的头尾和四足,并且城内街道布局亦颇似龟背纹络,故有“龟城”之称。
晋中一周_10天_15天天气预报 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2010-2016 天气网(TianQiWang.org)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