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响堂寺石窟:
响堂寺石窟(4张)响堂寺石窟,坐落在河北省最南端的邯郸市西南部。它最初开凿于1400多年前的北齐时代(公元500—577年)。以后,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凿。现在尚有石窟16座,4000多尊雕像,分南北两处,俗称南北响堂寺石窟。两寺相距15公里,石窟均营凿在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鼓山最优质的石岩中。石窟幽深,人们在山洞里击掌甩袖,都能发出宏亮的回声,故名“响堂”。
响堂石窟是怎么来的呢?北齐以邺(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为都城,以晋阳(今山西太原)为陪都。鼓山地处两个都城来往必经之地,这里山清水秀,石质优良,北齐皇帝高洋便下令在此地开凿石窟,修筑行宫,兴建寺院,以便在他来往于晋阳和邺时避暑、游玩和礼佛。皇帝的行宫早已荡然无存,佛寺也不是原来的建筑了,而凿在岩壁上的一座座石窟却保留了下来。响堂寺石窟石像(20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