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民族博物馆:
基本信息一、历史沿革 凯里学院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1] 1961年7月,黔东南师范专科学校改建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同年9月搬迁至凯里,与贵州省凯里民族师范学校(1956年秋建校,后改称贵州省凯里师范学校)合并办学。1975年12月—1977年间,在贵州省凯里师范学校同时设立贵州省黔东南“五·七”师范大学。1977年,在贵州省凯里师范学校基础上举办贵阳师范学院凯里大专班。1978年4月,在贵阳师范学院凯里大专班的基础上成立黔东南民族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6月更名为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二、办学现状 学院现学校外观(15张)有教职工540人,其中专任教师415人;有正高职称37人、副高职称134人,研究生(博士、硕士)学历123人,另有在读博士12人,在读硕士47人,省管专家4人,兼职教授72人,外籍文教专家3人。设有12个教学分院,一个马列教研部,开设22个本科专业、18个专科专业和少数民族本科预科、一个五年制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班。面向全国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同时招收外国留学生,有全日制在校生6842人,外国留学生15人。学校占地面积1675亩,校舍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3000余万元,图书馆藏书57万册。
截止2008年,学院先后出版专著36部(独立完成28部,合著8部),主编或参编教材、教学参考书50部(独著16部,合著34部),科普读物、文史资料等15部。承担或参加国家、厅级的课题44项,校级课题169项。发表学术论文2680余篇,其中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21篇(SCI收入11篇,EI收入7篇,CSSCI收录3篇,CA收录2篇),在国家权威刊物发表论文10篇,重要刊物、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7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