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新疆景点天气 > 哈密景点天气 > 哈密丝路烽燧天气
  • 白天
  • -1°C
  • 东北风
  • 夜间
  • -14°C
  • 西南风
  • 紫外线指数:易发,昼夜温差大,易感冒。
  • 感冒指数:寒冷,建议着厚羽绒服等隆冬服装。
  • 穿衣指数:适宜,天气较好,适合擦洗汽车。
  • 更多生活指数>>
哈密丝路烽燧未来一周天气预报(仅供参考)
  • 日期天气现象气温风向风力
  • 5月2日 星期五白天高温 -1°C东北风<3级夜间低温 -14°C西南风<3级
  • 5月3日 星期六白天高温 -1°C北风<3级夜间低温 -14°C东北风<3级
  • 5月4日 星期日白天高温 -4°C东风<3级夜间低温 -15°C东风<3级
  • 5月5日 星期一白天晴转阴高温 -2°C无持续风向<3级夜间晴转阴低温 -15°C无持续风向<3级
  • 5月6日 星期二白天高温 0°C无持续风向<3级夜间低温 -14°C无持续风向<3级
  • 5月7日 星期三白天高温 -1°C无持续风向<3级夜间低温 -15°C无持续风向<3级
  • 5月8日 星期四白天高温 -2°C无持续风向<3级夜间低温 -16°C无持续风向<3级
哈密丝路烽燧今天生活指数
  • 紫外线指数易发,昼夜温差大,易感冒。
  • 感冒指数寒冷,建议着厚羽绒服等隆冬服装。
  • 穿衣指数适宜,天气较好,适合擦洗汽车。
  • 洗车指数中等,涂擦SPF大于15、PA+防晒护肤品。
  • 运动指数易发,昼夜温差大,易感冒。
  • 空气污染扩散指数寒冷,建议着厚羽绒服等隆冬服装。
哈密丝路烽燧:   一、简介  哈密丝路烽燧是古代的报警系统,它往外与长城并存,组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但也有独立存在发挥预警防御作用的,新疆境内的烽火台就是最好的例证。新疆的烽燧遍布天山南北,它们与丝绸之路中道与北道走向一致,起到了护卫丝路畅通的重要作用。目前哈密地区尚保留各时代的烽燧共51座,是新疆保存烽燧最多和最好的地区。其中尤数巴里坤县保存的烽燧数量最多,共有29座,哈密市和伊吾县则分别有19座和3座。二、形成时间  哈密地区最早的烽燧建于唐代,现境内尚遗存唐烽燧4座,这就是哈密二堡的拉克苏木烽燧、柳树泉的下马不拉克烽燧、巴里昆三塘湖烽燧、伊吾前山阔吐尔肖纳烽燧。它们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而现今保存的绝大部分烽燧则都是清代建筑的。目前烽燧分布密度最高的是巴里坤县城往西至萨尔乔克一线,这里每隔2—3千米就有一座,连绵相望有13座之多,城如岑参诗所云:“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蔚为丝绸之路的一大壮观!萨尔乔克烽隧和巴里坤南湖滨的两个烽燧形状基本相同,基座成正方形,隧体为向上收缩的棱柱形,均为夯土建筑,夯土中夹有红柳枝,并多用圆木构架。萨尔乔克烽隧长宽,各8米,高7米多,隧体上下穿架着四层直径8厘米左右的木棍。巴里坤湖滨烽隧离公路400米,隧题高大完整,长宽均达10米以上,高9米多,隧体中穿凿的圆木直径粗达25厘米,烽隧东南还有积新薪院落遗址。在落日余晖下串联一线的巴里坤烽隧显得格外的古朴、严整,它再现了古丝路昔日的辉煌。三、哈密旅游介绍  哈密市是哈密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哈密地区南部,东天山南麓,哈密盆地中部。北接天山与伊吾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为邻,东部与甘肃省酒泉地区相邻,西部与昌吉回族自治州的木垒县和吐鲁番地区鄯善县毗邻,南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若羌县接壤,东北部与蒙古国有46千米边界。市区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595千米,火车里程574千米。全市东西长约404千米,南北宽约322千米,总面积81793.94平方千米,2003年末,总人口403617人。有汉、维、哈、回等31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1%,非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7%。#bk-album-collection-box-983936{width:687px; height:228px; border:1px solid #C6E1F5; border-top:2px solid #268BD7; margin-bottom:30px; overflow:hidden;} .bacb-head{height:28px; background-color:#F5FBFF; padding-left:10px; position:relative;}
哈密丝路烽燧天气新闻
哈密丝路烽燧周边城市天气预报
哈密丝路烽燧周边景点天气预报
精选问答
春节祝福语
哈密生活信息
  • 哈密邮编查询
  • 哈密企业黄页
  • 哈密邮编查询
  • 哈密火车时刻表
  • 哈密汽车时刻表
  • 哈密公交查询
哈密一周_10天_15天天气预报 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2010-2016 天气网(TianQiWang.org)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