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山西景点天气 > 临汾景点天气 > 临汾市尧陵天气
  • 白天
  • 3°C
  • 西北风
  • 夜间
  • -7°C
  • 西南风
  • 紫外线指数:易发,天冷易感冒,注意防范。
  • 感冒指数:寒冷,建议着厚羽绒服等隆冬服装。
  • 穿衣指数:适宜,天气较好,适合擦洗汽车。
  • 更多生活指数>>
临汾市尧陵未来一周天气预报(仅供参考)
  • 日期天气现象气温风向风力
  • 5月1日 星期四白天高温 3°C西北风<3级夜间低温 -7°C西南风<3级
  • 5月2日 星期五白天高温 4°C西北风<3级夜间低温 -7°C西风<3级
  • 5月3日 星期六白天高温 5°C南风<3级夜间低温 -8°C南风<3级
  • 5月4日 星期日白天高温 5°C南风<3级夜间低温 -8°C北风<3级
  • 5月5日 星期一白天高温 7°C北风<3级夜间低温 -4°C西北风<3级
  • 5月6日 星期二白天高温 7°C西南风<3级夜间低温 -6°C西南风<3级
  • 5月7日 星期三白天高温 9°C西南风<3级夜间低温 -4°C西南风<3级
临汾市尧陵今天生活指数
  • 紫外线指数易发,天冷易感冒,注意防范。
  • 感冒指数寒冷,建议着厚羽绒服等隆冬服装。
  • 穿衣指数适宜,天气较好,适合擦洗汽车。
  • 洗车指数中等,涂擦SPF大于15、PA+防晒护肤品。
  • 运动指数易发,昼夜温差大,易感冒。
  • 空气污染扩散指数寒冷,建议着厚羽绒服等隆冬服装。
临汾市尧陵: 简介地理位置  尧陵尧陵位于临汾市东北35公里郭村的西侧,这里的确是一处有山有水的风水宝地,涝河从北向南经陵前绕陵南泄,陵周土崖环抱,丘陵耸峙,松柏苍翠。陵前有祠宇,相传为唐初所建,据祠内金泰和二年(1202年)的一块碑文中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征辽东曾驻跸于此,在这里拜谒尧陵,可见在此之前已有了陵。后来元代中统年间(1260-1264年)道人姜善信曾奉元世祖之命修筑尧陵。明成化、清雍正、乾隆时都曾对尧陵重修过。景色  尧陵尧陵依山傍水,建在山脚下一个半岛形的岩石丘上,涝河环绕,岩崖下潺潺西流,陵丘高50米,周3O0米,古柏葱茂,世称神林。山门面河临岸,上建戏台,下为砖券门洞,呈楼阁式。进了山门,东西原为看戏楼台,北面为仪门,系木构牌坊,斗拱层层叠架,飞檐左右排出,结构精妙,巧夺天工。坊上前书“平章百姓”,背书“协和万邦”,过去此处为下马坊,文武官员晋谒尧帝陵寝时,至此均须下马落轿。入仪门中院正中为献殿,面阔三间,高大敞朗,东西为配殿。献殿后有石阶13级,踏阶而上,原有正殿五间,现存搭建的碑廊,中竖“古帝尧陵”作为标志的石碑,与殿宇同为明代万历年间修造,两旁排列着元、明、清时代碑碣。中轴线两侧,各有厢房耳房,碑廊下石阶两旁,东西各有一院,正面留下砖券窑洞一排,原献殿东西的斋室12间以及神厨已毁,陵西守墓人组成的村落亦荒废了。建立信息  尧陵尧陵祠宇始建年代不详,据金代碑载,唐太宗李世民征战曾屯兵于此,祭扫帝尧。唐初改建陵园祠宇,并塑唐太宗像于配殿之中,宋、元、明、清历代修葺。传说尧死以后,万民悲痛,人们不约而同,从数里外的土丘上挖土背负到这沙石岩丘上来,于是掬土成山,留下此纯净黄土堆积的陵丘。相传献殿后13级石阶中的第七阶后有洞可通悬棺井穴。传说有人撬开阶石,找到洞口,用绳索缚鸡吊下,初则闻鸡叫声,待提绳而上时,却不见了鸡头,此后这无人再去探究。还说悬棺穴底,有清水潜流,登殿顶俯首侧耳,犹闻潺潺水声。陵东3里有下马庄,再东3里有上马台,传为尧往浮山巡察或避暑由此上马,回来时到下马庄下马步行,去尧庙祭拜其母,至今履迹可辨。过去尧陵由周围八村共管,官府减免其差徭,确保祀尧的香火费用,春秋二祭相沿不废,逢会唱戏,邻县乡民齐集。日寇入侵、战乱以后庙会废止,至今未复。现存的尧陵和祠宇  尧陵现存的尧陵和祠宇规模虽不甚宏大,但布局严谨,环境甚佳。人们谒陵时从涝河岸边的山门进入,陵和祠宇面临河岸高崖。门为上下两层,上为乐楼(有如戏楼),演乐之用。进门后为一宽阔的广场,广场正中有木牌楼一座,牌楼为单间二柱门楼,楼顶为歇山式简瓦顶,檐下斗拱五挑,出檐深远,甚是雄伟壮观。过牌楼为祭祀之大殿献殿,两旁有配楼各一座。大殿外檐檩枋雕饰彩绘甚是精美。陵祠建筑依山布置,逐步上升。过大殿循石阶上登,为祠宇之后殿初始殿,后殿面宽三间,正中立石碑一块,上书“古帝尧陵”题字。在陵碑的两旁和附近还有许多金、元、明、清的碑刻十余通,记述了帝尧功绩以及陵祠沿革、官明祭祀的情况,有一块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的碑,碑上刻写了尧陵全部建筑的情况,十分珍贵。除了大殿、寝殿之外还有神庖、神库、斋室、廊庑、土地祠、守陵人的居室等建筑。在后殿寝殿前的平台上,有古柏一株,苍劲旋结,已有数百年历史,传为金元之物。   过寝殿在广场之后,有高约五十之陵丘土冢,传为帝尧之陵墓。从已残坝之土冢断面观察,还看不出夯筑之痕迹,可能是利用自然陵丘稍事堆筑而成。陵丘之内是否有真人入葬不得知,估计只是象征性的土冢而已。建筑  尧陵山门面河临岸,上建戏台,下为砖券门洞,呈楼阁式。进了山门,东西原为看戏楼台,北面为仪门,系木构牌坊,斗拱层层叠架,飞檐左右排出,结构精妙,巧夺天工。坊上前书“平章百姓”,背书“协和万邦”,过去此处为下马坊,文武官员晋谒尧帝陵寝时,至此均须下马落轿。入仪门中院正中为献殿,面阔三间,高大敞朗,东西为配殿。献殿后有石阶13级,踏阶而上,原有正殿五间,现存搭建的碑廊,中竖“古帝尧陵”作为标志的石碑,与殿宇同为明代万历年间修造,两旁排列着元、明、清时代碑碣,其中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尧陵碑上刻有尧陵全图,保存完好。 中轴线两侧,各有厢房耳房,碑廊下石阶两旁,东西各有一院,正面留下砖券窑洞一排,原献殿东西的斋室12间以及神厨已毁,陵西守墓人组成的村落亦荒废了。历史  尧陵尧陵祠宇始建年代不详,据金代碑载,唐太宗李世民征战曾屯兵于此,祭扫帝尧。唐初改建陵园祠宇,并塑唐太宗像于配殿之中,宋、元、明、清历代修葺。传说尧死以后,万民悲痛,人们不约而同,从数里外的土丘上挖土背负到这沙石岩丘上来,于是掬土成山,留下此纯净黄土堆积的陵丘。相传献殿后13级石阶中的第七阶后有洞可通悬棺井穴。传说有人撬开阶石,找到洞口,用绳索缚鸡吊下,初则闻鸡叫声,待提绳而上时,却不见了鸡头,此后这无人再去探究。还说悬棺穴底,有清水潜流,登殿顶俯首侧耳,犹闻潺潺水声。陵东3里有下马庄,再东3里有上马台,传为尧往浮山巡察或避暑由此上马,回来时到下马庄下马步行,去尧庙祭拜其母,至今履迹可辨。过去尧陵由周围八村共管,官府减免其差徭,确保祀尧的香火费用,春秋二祭相沿不废,逢会唱戏,邻县乡民齐集。日寇入侵、战乱以后,庙会废止,至今未复。尧  尧陵尧,中国古代传说的圣王,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尚书》和《史记》都说他名叫放勋。后代又传说他号陶唐,姓伊祁氏,故亦称为唐尧。继承人  尧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的禅让。父母  相传尧父为帝 ,母为陈锋氏女。帝乃黄帝曾孙,在位70年,“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卒后由尧之异母兄挚继位。挚在位9年,为政不善,而禅让于尧。
临汾市尧陵天气新闻
临汾市尧陵周边城市天气预报
临汾市尧陵周边景点天气预报
精选问答
春节祝福语
临汾生活信息
  • 临汾邮编查询
  • 临汾企业黄页
  • 临汾邮编查询
  • 临汾火车时刻表
  • 临汾汽车时刻表
  • 临汾公交查询
临汾一周_10天_15天天气预报 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2010-2016 天气网(TianQiWang.org)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