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南石窟寺:
地理位置 中国佛教石窟寺。北石窟寺位于甘肃省庆阳县西峰镇西南25千米覆钟山西麓;南石窟寺位于甘肃省泾川县城东7.5千米处的泾河北岸。基本介绍 北石窟寺建于北魏永平二年(509),今存窟龛295个,造像2126身;南石窟南北石窟寺
寺建于永平三年,今存窟龛5个。南北石窟寺两地相距45千米。北石窟寺的窟龛大都建在一个崖面,造像有立像、菩萨、菩萨乘象、倚坐菩萨、三头四臂阿修罗、交脚菩萨、萨埵那太子本生、佛传故事、坐佛、飞天、莲花、化生、佛塔等,内容丰富,部分造像躯体高大,如165窟中的石雕七佛立像,高达8米。在艺术风格上,已显出由北魏早期的粗犷劲健向晚期的秀骨清像过渡,其中第一窟造像略显清秀,人物造型明快有力,并施以彩绘。另外北石窟寺还存有西魏、北周、隋、唐、宋诸代窟龛。南石窟寺也残存唐代窟龛。始建年代 据《南石窟寺之碑》记载,南石窟寺系“大魏永平三年岁在庚寅 (510)四月壬寅朔十四日乙卯使持节都督泾州诸军事平西将□(军)□□泾□□(州)刺史安武县开国男奚康生造”。另经考证,北石窟寺建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509),当时奚康生由华州刺史调任泾州刺史。石窟艺术 石窟艺术主要指石窟寺艺术。石窟寺是佛教寺庙建筑的一种,就山崖开南北石窟寺凿而成。其形式主要分有中心柱和无中心柱两种,前者为塔庙窟,后者是殿堂窟。中心柱和四壁可凿龛,设坛,供奉佛像;窟顶和四壁绘制壁画。此外还有摩崖龛、摩崖造像等。石窟艺术是中国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中外文化结合的产物,又是中华传统艺术的瑰宝。石窟寺在中国分布广泛,正如有人描述的,“西起昆仑,东至东海,南抵吴越,北达幽燕”。北石窟寺简介 北石窟寺,位于董志原中部西侧寺沟川薄河与河交汇处的东岸。隶属于庆阳县董志公社辖地,东北距西峰镇二十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