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唐崖土司城遗址:
简介 唐崖土司城遗址位于咸丰县唐崖司镇东3公里处,是湘鄂川黔少数民族地区最典型遗址。唐崖土司城遗址该遗址始建于元代初期,历时470余年。鼎盛时期的唐崖“帅府”,规模宏大,气势恢弘,占地57.75万平方米,拥有3街、18巷、36院,建有衙署、官言堂、大小衙门、存钱库、牢房、书院、靶场、左右营房、御花园、万兽园等设施。自改土归流260余年来,虽几经兵燹,又遭“文革”浩劫,但至今街道墙垣仍清晰可辨,部分建筑尚保存完好,是湘、鄂、川、黔边少数民族地区最典型、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唐崖土司城遗址。司城内外,遍布人文景观,最主要的有石人、石马、石牌坊等大型石雕,土王墓葬及古墓葬群、夫妻杉、妃子泉等数十处景点。历史文化 唐崖土司城始建元至六年(公元1246年),明启初年(公元1621年)进行扩建,辟3街18巷36院,内有帅府、官言堂、书院、存钱库、左右营房、跑马场、花园和万兽园等,共占地1500余亩。在土司城内外还修建有大填寺堂、桓侯庙、玄武庙等寺院。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废唐崖司。现在土司城遗城保存最为完发的石牌坊,是明启三年(公元1623年)修建的,下面刻首“荆南雄镇”,反面刻首“楚蜀屏翰”,两面镌有“土王出巡”、“渔南耕读”、“云吞雨雾”、“哪咤闹海”、“槐荫送子”等浮雕图案。牌楼正面的唐崖河畔,存有石倌、石马各两尊,石人仪态庄严肃穆。土司城前临唐崖河,后傍玄武山,地势险要,风光独具。特别是玄武山上的一对苍翠挺拔的夫妻杉,相传系覃鼎宣慰使的夫人田氏于明天启年间亲手所栽。至今,树高44米,冠幅225平方米,两树枝干连理,并峙而立,如夫妻携手,恩恩爱爱。土司墓群处于土司城后山一带,建造别具一格。这里集中地体现了土家民俗文化。#bk-album-collection-box-1511122{width:687px; height:228px; border:1px solid #C6E1F5; border-top:2px solid #268BD7; margin-bottom:30px; overflow:hidden;}
.bacb-head{height:28px; background-color:#F5FBFF; padding-left:10px; position:rela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