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青云寺:
历史 青云寺景色(一)(20张) 青云寺为原淄川县八大寺之一,又列淄川二十四景之首,其地四山环合,景色秀丽。《淄川县志》载:“(僧)圆明,于西南山中创建青云寺者也。寺初名上泉庵,正统中,僧人净明结茅于此,舍身以为浮图,开山为田,自耕而食,有徒曰道通,再传曰德山,皆苦身修行,垦田渐广。三传至圆明,于正德六年出家,不数年遂成大刹,又于中建精舍数间,招名流读书其内,百余年来,文人墨士碑版题咏之盛,一时称最,至今述邑中名胜,青云寺景色(二)(14张)以青云寺称首焉。”正统为明英宗朱祁镇年号,即1436—1449年,正德六年为1511年,据此可知,此寺已有五百五十多年历史。上泉即路途井,自圆明始更名青云寺,沿用至今。历代曾重修多次,现存大雄宝殿(祖师殿)、天王殿(山门)、伽蓝殿(关帝庙)、观音殿、地藏王殿、碧霞元君行宫、钟鼓楼等殿堂五十余间,五个院路,为佛道合一建筑。全盛时有寺田一百多亩,僧、道三十余人。十景 青云寺又以其十景遐迩闻名,十景为:九纹呈彩 四盘踞胜
月山照晚 途井涵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