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鸿山泰伯墓:
泰伯墓在江苏锡山市梅村镇鸿山,为周朝泰伯之墓。据传泰伯是周大王子,因太王欲立幼子季历,与弟仲雍同进江南,成为吴国之君。死后葬于鸿山。鸿山又名古皇山,故此墓亦称吴王墩、皇陵。墓在山南麓,依山建造。上面是坟冢,平面圆形,直径约3米余,周围筑青石块护墙,顶部用上覆盖,高约2米多。前有石望柱一对,各雕石狮一只。向下是四角攒尖式的四棱碑,正面刻“泰伯墓”三个篆体大字,其侧有泰伯墓碑记两块,一是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立,一为明天启三年(1623年)刻。墓前有月牙池,他后有石牌坊和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建的享堂。墓由下至上,用平台和石阶将各个单体建筑和石刻等连成整体,四周筑围墙,占地3亩左右。墓地满山林木,山下遍地庄稼,景色非常优美。每年附近的人们都要来此处凭吊。
古吴国,包括今江苏、上海的大部,浙江、安徽的一部,囊括着广袤的 江南大片区域。其发祥地是三千多年前的古无锡一带。当时的古无锡,南临 浩淼坦荡的太湖,北依烟水迷茫的芙蓉湖,东畔阳澄湖,古无锡的梅里“平 地高三丈”。泰伯与他的弟弟仲雍就是从这里将中原文化传播开来,使之脱 离原始,步入文明的。后人不忘先贤、不忘文明始祖,特在这片富庶之地, 建起了泰伯墓、祠,以寄托他们的感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