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州古村落:
圆州古村概述 圆州村地处司前镇里光溪畔,为罗阳吴氏迁居圆州后逐渐形成。现存古民居四座宗祠一座,总体品位较高。现为台边行政村下的一个自然村。作为一个村落,圆州村曾经繁荣一时,一百多年来由盛而衰,古村落现存古民居四座、宗祠一座。古建筑总体品位较高。景区特色一、迁 基 清朝时期,先后有黄氏、吴氏入迁圆州。圆州黄氏先祖博十原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斗溪。据黄氏宗谱记载,博十“夙娴文艺,为明末绅士,而尤精堪与之业”。后南昌丰城地方扰乱,博十“挟青囊以遨游,为避乱之计”。途中,博十闻知浙瓯山水名胜,只身前往。入瓯期间,泰邑人士邀他进泰择地。博十公入泰后见所择之地多为吉地,遂长留泰顺。后江西黄氏六如、三如追寻博十至泰。博十等人“阅泰邑山水名胜,且俗古风良,遂择一都员洲之地而居焉”。时为“清朝开基之始”。
圆州吴氏系新山吴畦之后。在迁居员州之前,吴氏其支已迁徙多处。圆州《吴氏宗谱》记载:“畦公十五世孙大十五公分迁祭下北岸,传芳数世……至典十公,公移四里之遥择吴源而家焉。其后裔吴乐公,少四游括苍之地,见其山水清秀,遂居于吴家洞,置家立业。至显六公囗倭寇之乱,避于故都之小岘。”时为明永乐年间(1403—1424)。至明末,吴氏所居遭兵燹。岳公于康熙庚申年(1680)与其弟君嘉一起迁居罗阳洋心。之后,吴岳又由罗阳洋心迁居员州。二、村落环境 “山无仙不名,水无龙不灵。罗阳,东瓯名胜地也,北去五十里,地名员洲,景尤独著。山发括苍之脉,水演浙东之源,前案有乌纱挺秀,后壁有锦屏拔奇,一溪中流两峰翠立,金榜悬峙于天门,华表岿然于地轴,亭造赤壁可凭春暖观鱼,寺建西峰更助秋高听鹿。山川孕灵英贤辈出……”,这是圆州《黄氏宗谱》“景物序”中的一段描写,阐述了村落的周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