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雄宝殿:
简介 新大雄宝殿,是原寺院方丈悟道和香港黄根祥居士共同发起建造, 于1994年完工。
大殿坐北朝南,七开间,面宽29.7米,进深19.8米,高23.32米,总建筑面积785平方米。混凝土仿木结构。重檐歇山顶,龙吻正脊,中置宝镜。四面回廊,西坑石围栏。恢宏壮丽,气势不凡,为寺院最大的佛殿。殿内居中供奉三世佛,须弥座高1.9米,佛像坐莲台之上(台高2.2米),佛身高5米,结跏趺坐,作禅定印,中为释迦牟尼佛,中土娑婆世界教主,救度无数众生;东侧为药师琉璃光如来,东方净土琉璃世界教主;西侧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教主。背面有千手观音立像。两侧张挂观音84“大悲法相”化身图。殿内五副楹联,均出自名家手笔,如程思远,上海明旸法师、乳山姜东舒等。其中一联高10多米,为绍兴市最长的楹联,悟道撰联,鲍贤伦敬书。“大雄宝殿”匾额为赵朴初所书。历史意义 大雄宝殿台基高2.1米,阶前广场780平方米。迎面墙上有“支竺遗风”四字,系曾任国务委员、公安部长的王芳所书。“支”指支遁,“竺”指竺潜,均系东晋高僧和当时佛学界的领袖人物,长期隐居剡东(古新昌),传播大乘般若教义。支遁晚年在石城立栖光寺,卒葬石城山中;竺潜在东峁山之东峁寺,隐居三十年,卒于山馆。他们的早期活动使得石城古刹名声远扬,流韵绵长。西侧有“齐相井”,齐相名齐抗,是唐代宰相,出仕前曾隐居于此地读书。此井是建新大雄宝殿奠基挖土时发现的遗址,据考证就是古代“齐相井”。#bk-album-collection-box-830389{width:687px; height:228px; border:1px solid #C6E1F5; border-top:2px solid #268BD7; margin-bottom:30px; overflow:hid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