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大善塔:
简介 大善塔,位于市绍兴大善塔风光欣赏(18张)区西营大善寺内。大善塔始建于梁天监三年(504),西营大善寺里的大善塔南宋庆元三年(1197),寺、塔焚于火。明永乐元年(1403),重建寺、塔。今塔为明代建筑,高40米,六角七层,砖木混合楼阁式。塔顶为圆形大藻井,其上用铸铁覆钵盖顶,重约5000斤。缘梯登高,可鸟瞰绍兴古城全景。清咸丰年间,塔刹、腰檐、楼阁均毁于兵燹,塔身犹存。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 原建于大善寺内,故名。今寺毁塔大善塔存。塔始建于梁天监三年(504年),屡兴屡废。今塔重建于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明永乐元年(1403年)、清康熙八年(1669年)先后重修。砖木结构楼阁式塔,六面七层,高40.5米,底层边长3.8米,底层六面均设壸门,二层以上两面相对辟壸门,余设壁龛。顶施藻井,上置铸铁覆钵。塔外檐已毁。塔中空,原有梯可登临,现已毁。塔砖多刻“绍定戊子(1228)重修”字样。1957年局部整修,仅存砖砌部分。建筑构造 大善大善塔日景为六面七层砖木结构,高40米,曾经是绍兴城内最高建筑物。塔内原置有木梯,缘梯可登临塔顶眺望全城。底层六面及以上诸层二面均设火焰形壶门,其他面为佛龛窗。塔顶为圆形大藻井,以铸铁钵覆顶,钵重2500公斤。民间传说塔顶产藏有定风宝珠一枚,大如龙眼,可保绍兴免受巨风之灾。可惜清咸丰年间的战火殃及大善塔,将塔内木大善塔全景梯、楼阁及腰檐等焚为灰烬,塔刹无存。唯塔身内壁砖块上“绍定戊子重修”字样犹可识。
1957年,政府对大善寺进行全面维修,塔身基本保持原有风貌。与大善寺同龄的越中古刹大善寺,则于1970年被拆除 ,以其址建造百货大楼。塔屡兴屡废,现存大善塔为1957 年大修。 塔六面七层,底层边长年3.8米, 壁厚1.6米,以上逐层递减,木檐砖砌楼阁式。每角设有砖砌圆柱,柱卷 杀成梭形,上置砖质圆形栌。平座四铺作,腰檐五铺作,砖质扶壁拱,木 质华拱。残存的木构腰檐在1957年大修时被拆除。塔内的木搁栅、木楼板 早年已毁,仅存砖洞。第二层南向残留砖砌楼梯,为大善塔夜景原登塔入口。塔第七 层有菱角牙子与浑面砖叠涩的穹窿顶,顶面置铁质覆盆。据实测,地平面至覆盆顶高40.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