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东山关帝庙:
介绍 唐总章3年,陈政、陈元光奉旨开发闽南,带来了家乡所奉祀的关羽神像香火入东山关帝庙闽,作为战士们心灵依托。后来,历代帝王为了颂扬关羽的忠义精神,不断加封,由侯而公而王而帝,宋祥符年间,赵恒皇帝召颁天下崇祀关公。当时,东山设置四铺,驻铺兵,并奉祀关公。明大祖还下令天下郡县,建武庙以崇拜,春秋二祭。
明洪武20年(1387)建铜山城时,以防倭寇,刻像祀之,以护官兵。明正德3年(1508)扩建,至正德7年(1512)落成。在庙大殿石柱镌刻着“大明正德吴子约敬送”字句。建筑结构木结构部分 庙的木结构部分为明代、部分为清代和近代建筑。庙宇属抬梁式木构架建筑,面东山关帝庙阔三问,进深六间。总长40米,宽17米,面积680多平方米。悬山顶,绿瓦。多是石梭柱,柱础鼓状。庙前有一大广场,石雕栏杆,叠隔其间,莲花池介场中,绿水满波映衬古庙。庙前有明清时代雕刻石狮四对.昂首威猛,神气各殊。庙门建筑用六支圆石柱顶托数百支纵横交错,承力均匀的斗拱,拱架上捧着一座宫殿式的楼亭,称“太子亭”。亭上有各种闽南地方特色的瓷雕图案,正面是“八仙过海”和“兽图”(麒麟、象、狮、虎、鹿、羊、骡、豺)。背面雕塑唐宋故事情节中的120个人像,造型生动,多彩多姿,举目环视,气势雄伟,“太子亭”不但建筑艺术高超,且有很高的建筑科学价值,它经历500年来所发生的大地震大台风袭击仍是安然无恙,赢得中外古建筑专家感叹不已。瓷雕 大殿、前殿屋脊都塑有“双龙抢珠”及“凤凰飞舞”的瓷雕。东山关帝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