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山西景点天气 > 太原景点天气 > 崛围山风景区天气
  • 白天
  • 晴转扬沙
  • 2°C
  • 西北风
  • 夜间
  • 晴转扬沙
  • -12°C
  • 南风
  • 紫外线指数:易发,昼夜温差大,易感冒。
  • 感冒指数:寒冷,建议着厚羽绒服等隆冬服装。
  • 穿衣指数:不宜,扬沙或浮尘会给汽车蒙上灰尘。
  • 更多生活指数>>
崛围山风景区未来一周天气预报(仅供参考)
  • 日期天气现象气温风向风力
  • 8月4日 星期一白天晴转扬沙高温 2°C西北风<3级夜间晴转扬沙低温 -12°C南风<3级
  • 8月5日 星期二白天高温 2°C西北风<3级夜间低温 -15°C西北风<3级
  • 8月6日 星期三白天高温 1°C南风<3级夜间低温 -13°C北风<3级
  • 8月7日 星期四白天高温 7°C南风<3级夜间低温 -7°C西北风<3级
  • 8月8日 星期五白天高温 1°C西北风<3级夜间低温 -14°C西北风<3级
  • 8月9日 星期六白天高温 -1°C东南风<3级夜间低温 -15°C西北风<3级
  • 8月10日 星期日白天高温 2°C东南风<3级夜间低温 -12°C西北风<3级
崛围山风景区今天生活指数
  • 紫外线指数易发,昼夜温差大,易感冒。
  • 感冒指数寒冷,建议着厚羽绒服等隆冬服装。
  • 穿衣指数不宜,扬沙或浮尘会给汽车蒙上灰尘。
  • 洗车指数中等,涂擦SPF大于15、PA+防晒护肤品。
  • 运动指数极易发,天气寒冷,昼夜温差极大。
  • 空气污染扩散指数寒冷,建议着厚羽绒服等隆冬服装。
崛围山风景区: 多福寺  在山西大原市西北24公里崛围山之巅。寺在山顶小峪之中,缓缓清流,过寺前蜿蜒而下,潺潺作响,极富古刹风趣。寺始建于唐 贞元年(公元786年),初名崛围教寺,后改今名。唐人李克用、李存勖(后 唐庄宗)父子曾到此礼佛焚香,寺况空前。宋末毁于兵火,明洪武年间重建,后又多次重修。现存山门、钟楼。大雄宝殿、文殊阁、藏经楼、东西垛殿 等以及殿内塑像、壁画,均为明代遗物。唯寺前山巅砖塔,仍是宋代原构。大佛寺  又名净因寺。在山西太原市西北20公里土堂村。坐北向南,东临汾水,古柏参天,杂树交荫。碑文记载,汉时土山崩坏,裂陷成洞,洞内土丘高及十丈,形似佛像,传为山崩佛现,乃佛教净土之因缘,故在 此建寺。据考证,寺始建于北齐,金泰和五年(1205年)重建,明代又多次重修。现存除垂带下端两躯石狮为金代雕刻外,余皆明清遗物。寺分前后 两进,前院有天土殿和东配殿,中部有卡墙和垂花门相隔,后院有大雄宝 殿、罗汉殿和地藏殿。各殿塑像清代曾予装绘,已失明塑风格。寺址两侧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依山崖筑有重檐歇山式楼阁一座,阁内土洞深邃, 供一佛二菩萨,佛高9米,结跏跌坐,前有二胁侍菩萨分侍左右,皆为明物。净因寺和土堂大佛共居地刹,实则自明以后已自成格局。寺旁古柏,长势奇异,“土堂怪柏”亦为太原一景。窦大夫祠  在山西太原市西北20公里兰村,汾河峡谷左侧。山殿宇壁立,清流潺潺,祠内古柏苍翠,殿宇巍峨。晋国大夫窦抽,字鸣犊,封地太原,曾开渠兴利,后人在此立祠祀奉。祠在烈石山下,故又名烈石神祠。宋元丰八年六月,祠为汾水所淹,隧北移重建。历代都留有碑纪。现存山门、献亭、大殿等都元至正三年(1343年)重建,局部还保留宋金时期风格。就中献亭甚大,后檐柱,用大殿明间廊柱代替,结构简练而严谨,为金、元建筑中所罕见。祠旁清泉自烈石山苍崖下涌出,清澈见底,游鱼可数,因水温较低,人称“寒泉”。与苍柏古祠相辉映,饶有雅趣。“烈石寒泉”为太原名胜之一。柴村广场  柴村广场总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主要造型有旱地喷泉、礼花束、水幕墙、中心大雪松等十四种花式,地面为花岗岩铺面。广场西南角有健身器材10余套,整个广场诗情画意,格调高雅,是人们娱乐、休闲、健身的好所在。#bk-album-collection-box-463854{width:687px; height:228px; border:1px solid #C6E1F5; border-top:2px solid #268BD7; margin-bottom:30px; overflow:hidden;} .bacb-head{height:28px; background-color:#F5FBFF; padding-left:10px; position:relative;}
太原一周_10天_15天天气预报 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2010-2016 天气网(TianQiWang.org)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