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册田水库:
工程简介 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6700平方公里(包括上游赵家窑、下米庄、薛家营、东榆林、镇子梁、恒山、十里河等七座中型水库,6618k㎡流域面积),占下游官厅水库流域面积38.5%,其中石山区3815 k㎡,土石山区3010 k㎡,平川区5260 k㎡,丘陵区4615 k㎡。干流纵坡1.9%,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建库以来,多年平均径流量3.30亿m3,平均输沙量1200万吨,年均淤积725万m3。
水库始建于1958年3月,1960年拦洪。总库容5.8亿立方米,其中:死库容3.6亿m3,调洪库容1.63亿km3,现坝前淤积高程944.2m。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校核标准为2000年一遇,下游河道为20年一遇,设计汛限水位956m,是一座式业与城市用水、防洪、灌溉及养鱼综合利用多年调节的大(Ⅱ)型水库。历史运用标准提高 除险加固前册田水库属重点病险库,下地低水位运用。1960年至1970年水库月平均水位在943~944m之间;1970年至1976年因大坝加高,水库为滞洪运用;1976年后,因大坝质量有问题,没有高水位运用,一般蓄水位在950m左右,短时最高曾达953m。除险加固后,水库防洪标准提高,近年逐步提高水位运用,1995年9月30日,水库水位达956.08m,为历史最高洪水位,1995年10月22日,库水位为956.52m,为历史最高库水位。水库的工程观测项目 水库的工程观测项目有:浸润线、坝基扬压力、大坝绕渗、沉陷及水平位移、防渗墙应力应变观测等。运行概况 水库1995年高水位运行以来,清泉洞渗流量稳定为29升每秒,坝体浸润线及渗水正常。主坝下游渗流量26升每秒,主坝实测浸润线低于设计浸润线。加固前南副坝当库水位953m时,下游渗水严重,加固后水位956m以上时未发现渗水,砼防渗墙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