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北魏冯太后墓:
其人简介 [1]冯太后,北魏文成帝皇后、文成文明太后,长乐信都(今河北省冀州市冀州镇岳良村人)人。公元442年生于长安。公元477年(太和元年)至公元490年十四年间一系列改革的实际主持者。谥文明。公元465年(和平六年)献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太后执政,定策诛杀丞相乙浑。献文帝非太后所生,听政后诛除太后内宠。公元471年(皇兴五年)献文帝禅位于五岁的太子拓跋宏,自己仍过问大政。公元476年(承明元年)冯太后毒死献文帝,再度临朝称制达十四年。她聪明果决,猜忌而长于权术,以重管﹑重罚驾御群臣,为其所用。冯太后在文成帝死后两度摄政,将北魏的汉化推向巅峰。她对北魏的影响,在其孙北魏孝文帝朝更加发扬光大史称孝文帝改革。其在任摄政期间推行三长法、均田法、班禄法建立了农业大国的雏型,革除了相当多朝政乱象和贵族圈地行为,政策影响力陆续扩及后续所有朝代,甚至直到今日。人物生平少年:国亡父丧 冯后是长乐信都人,出身于名望之家,她的祖父冯文通是十六国时期北燕的国君。
西晋末年,战乱不息,北方的游牧民族乘虚而起,各显神通。匈奴、鲜卑、氐、羯、羌,纷纷越过北方草原进入中原地区,形成所谓“五胡乱华”的混乱局面。冯氏的北燕正是在这种局势下崛起的一方诸侯。按照冯家的说法,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魏国国君的始祖毕万。毕万在晋献公时因功封为魏(今山西芮城)地大夫,毕万即以魏为姓氏。魏国被秦国吞并后,魏氏的一支流落到山西境内的冯乡,遂改为冯氏。此后冯氏宗族历经世变,几经流徙,在三晋之地苦苦支撑。后来,冯后的曾祖因军功渐渐发达,他的两个儿子冯跋、冯弘(字文通)竟先后做了北燕的国主。只是没多久,北魏太武帝进逼北燕,冯弘被迫逃往高丽,并最终死在那里。但他的几个儿子,以冯后之父冯朗为首,加上冯崇、冯邈,为防遭后母慕容氏谮陷,联手出逃辽西,投降了北魏。冯朗被加封为西城郡公,领秦(治今甘肃天水)、雍(今陕西西安)二州刺史。此时,冯后尚未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