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天气资讯 > 气候变化新证据:微型海星布满海底火山

气候变化新证据:微型海星布满海底火山

时间:2008-11-11 07:45    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天气网

  

  微型海星布满海底火山

  

  新西兰淹没的山上发现有大量入侵的海蛇尾

  据美联社报道,海洋科学家勘查一片巨大的海底山脉时惊讶地发现数百万微型海星盘绕着它们的触角,尽可能地抓捕海洋急流中的食物。

  由19名科学家组成的一支探险队研究了麦夸里山脉8座海底山的地质学和生物学的情况。这些山脉是一连片海底火山的一部分,已经休眠了数百万年了,它们从新西兰以南到澳大利亚境内,一直连绵1400公里。

  这些科学家还调查了世界最大的海洋流――南极绕极流,期望能从中发现影响赤道以南海洋气候变化的证据。调查期间,此探险队的相机发现了一片广阔的珊瑚、密集的细条天竺鲷和巨大的珊瑚,其中最多的是成群的海蛇尾,它们成了此次航海的亮点。

  探险队成员米来勒·柯萨尔维海洋生物学家5月19日说:“我从来没有亲自看到像这样的东西,包括所有惊人数量的动物,全都等待从海洋流中获取食物。这挑战了我们认为我们所知道的海洋情况。”

  此探险队队长、新西兰海洋生物学家的阿什雷·罗登表示海星通常只栖息在远离海底山脉山顶的斜坡上,但这次发现山顶上聚集了无数的微型海星。它们的直径只有大约10厘米,触角大约有5厘米长。此外探险队还发现了大量的入侵海蛇尾聚集一块,栖息在一座被淹没了的山项上。此山比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还要高,高出海底750米,罗登将此探测地称为“海蛇尾城”。当他谈到此探测地时说:“我们一看到如此众多的海蛇尾就兴奋极了。”

  海蛇尾类似海星,但用管足而不是触角来捕食,它们能长到60厘米。海蛇尾通常生活在岩石下或珊瑚裂缝中,只在夜里进食。但这里的海蛇尾却舒服地呆在此海山山顶上,捕食海流中的食物。

  墨尔本海洋生物学家提姆·奥哈那是一位海蛇尾专家,他表示如此多的海蛇尾简直像一片远古时代的遗迹。“通常鱼会捕食它们,吃掉它们,不知什么原因,这里没有鱼类捕食者,因此这里的独特动物特别繁茂。”奥哈那没有参与此次探险,他猜测此地区的海洋流速度可能是导致鱼类不能捕食它们的原因之一。

  此探险队从3月26日开始探险,在4月26日返回了新西兰惠灵顿的港口。海洋学家迈克·威廉斯表示南极绕极流包括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洋循环,海水循环量高达全球河流流水量的150倍。澳大利亚海洋学家史蒂夫·林托尔表示先前的几项研究表明南极绕极流因携带巨大的水流和热量经过海洋,导致严重影响区域甚至全球的气候。

相关天气资讯
温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站长统计
© 2010-2013 天气网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