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天气资讯 > 季候风异常致唐元明朝衰亡?

季候风异常致唐元明朝衰亡?

时间:2008-11-10 08:38    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天气网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去年德国科学家发表的唐代因季候风循环改变而衰亡的研究再次获得佐证。中美科学家合组的研究团队近日在《科学》杂志中表示,针对甘肃的石灰岩溶洞万象洞中的石笋的研究显示,季候风的变迁确实和中国唐、元、明等朝代的衰亡有密切的关系。

  千年石笋解古气候之谜

  石笋主要由在洞穴顶部含有碳酸钙沉淀物的地下水点滴形成。兰州大学教授张平中等人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使用化学分析法,研究甘肃武都的石灰岩溶洞万象洞中一条有1800年历史、118毫米长的石笋。从这条石笋上,他们洞悉了史上季候风的强弱周期。干燥和较弱的季候风时期,正好跟唐、元、明朝的衰亡时期吻合。

  石笋显示,在过去50年中,温室气体和悬浮粒子已成为影响季候风强弱的重要元素。石笋的形状或同位素的改变,都反映出洞穴附近的降雨量。保存在石笋上的放射性元素铀及钍的比例,让研究人员可以石笋平均两年半一层为单位,研究古气候记录。

  气候干旱令局势动荡

  通过比较中国历史上的雨水记录,研究人员发现,在中国史上5个跨越100年的朝代中———包括唐、元、明三朝,都因为季候风减弱而出现干旱。

  参与撰写报告的明尼苏达大学的程海表示,来自印度洋的夏天季候风吹到中国。夏天季候风强的时候,能深入中国的西北部。这些潮湿的风带来雨水。当季候风转弱时,雨水落在华南及华东,令中国北部和西部地区少雨。研究人员估计,这可能导致大米失收及社会动荡。

  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说:“当然,其他因素肯定会影响到中国历史的这些章节,但我们的发现表明,气候也(在历史上)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表示,公元850-940年的干燥期不但令中国唐朝衰亡,同时也令美洲的马雅文化衰亡。而持续强劲的季候风可令水稻种植迅速增加,这令中国人口在北宋初期大幅增加,并令当时的社会更稳定。

  研究人员认为,这些自然记录显示,气候变化可以对当地居民形成破坏性的影响。

相关天气资讯
温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站长统计
© 2010-2013 天气网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