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乡镇:
简介 肥乡镇(Feixiang Zhen),县政府驻地。位于县境中部。地方铁路邯常、肥曲两线,邯济准轨铁路过境。面积80.4平方千米,人口6.91万人(2002年)。辖3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李庄村。古迹有元代昭文馆大学士窦默墓碑,镇北古刹井堂寺。沿革 1953年建城关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1988年更名肥乡镇。1996年常耳寨乡、翟固乡并入,辖行政村39个(38个自然村),面积79.8平方千米,47168人。1997年,面积79.8平方千米,人口5.9万,309国道和即将兴建的邯济铁路横贯东西。辖潘村、东北庄、城南堡、常庄、赵庄、辛庄、南关、南街、西关、西街、北关、北街、东关、东街、李庄、常耳寨、勒马台、梁庄、高庄、龙堂堡、前屯、打席营、蔡庄、曹庄、南西落堡、北西落堡、前翟固、后翟固、城西、申庄、前黄寨、后黄寨、铺上、郭家堡、赵寨辛庙、西张寨、东张寨、郑村39个行政村。发展 肥乡镇辖39个行政村,面积90平公里,4.7万人,9万亩余亩耕地。
肥乡镇位于肥乡县中心,309国道从镇南部穿过,并设有一中型货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十分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所辖各村基本实现了路面硬化和长途程控电话地拨。辖区内有多处名胜古迹,其中位于镇北部的井堂寺,近年来又修葺一新,楼阁古朴典雅,造型别致辞,吸引了山东、河南等数百公里外的游客。另外还有窦默墓等古迹,更增添了肥乡镇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