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堡镇:
简介 柴堡镇“馆陶县柴堡镇,在县城西北,距县城约9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106国道自村西而过,青兰高速公路自村南而过)。柴堡镇民风淳朴,现有人口812人,土地1228亩,以种植棉花、小麦为主,兼种玉米、谷子。该镇有大型秸杆加工企业,主要加工生产秸杆碎料,年生产加工能力5000吨,是造纸、发电主要原料。” 自元朝至元25年(1288)700年以来,柴堡镇一直是鲁豫皖三省交界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的名镇,商贾云集。改革开放以来,勤劳勇敢的柴堡镇人民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解放思想,锐意改革,与时俱进,艰苦创业,使柴堡镇这一古老名镇焕发青春,经济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乡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1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5676吨,棉花油料肉类总产量达792711吨,果蔬产品产量达292561斤,柴堡镇充分发挥黄河故道水资源优势,成立水产养殖总公司,开发养殖水面12000亩,年产优质水产1850万斤,产品远销安徽、河北、山西及河南各地。沿革 柴堡镇1953年建柴堡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1997年,面积70.5平方千米,人口4万,辖柴堡南、柴堡北、柴堡东、柴堡西、邢张屯、王二庄、闫张屯、武张屯、马张屯、牛张屯、西刘庄、东刘庄、要庄、东广才、后罗头、林北、前罗头、八义庄、西富庄、中富庄、肖屯、前市庄西、前市庄东、马店、西庄、北阳堡、后市庄、天河、申林、东孔堡、前胡堡、后胡堡、后曹堡、前曹堡、柴庄、樊堡、匣庄、郭马堡、韩马堡、宋马堡、刘村、后刘堡、西孔堡、前刘堡、齐堡、北肖寨、西苏堡、东苏堡、东富庄49个行政村。养殖特色 柴堡镇馆陶县是“中国蛋鸡之乡”,蛋鸡饲养量1800多万只,人均68只,人均养鸡量居全国第一。在发现禽流感疫情以来,该县通过组织机关干部深入村户,邀请省、市专家举办讲座等方式,向养鸡户讲解禽流感的预防和蛋鸡的防疫、防病知识,要求全县养鸡户实行鸡舍和周围环境两日一消毒,鸡粪一日一清理。畜牧兽医巡回村户,对全县1000万只应接种疫苗鸡只全部强制接种疫苗,免疫率达100%。
政策的鼓励和技术的支持,促使柴堡镇养鸡业迅猛发展,蛋鸡饲养量每年以100万只的速度递增。截止2008年全县蛋鸡存栏已达1800万只,养鸡业总产值达8.0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8 %,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956元,占全部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