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集镇:
辖区人口 镇辖23个行政村,13895户,58600口人,另有非农业人口1200人。农村男女劳动力28825人。全镇79350亩耕地,沿故黄河一线为沙质土垠,其余为两合土和粘土地。全镇现有机井738眼,井灌面积达48000亩。经济收入 2002年,全镇工农产值34384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7390万元,财政收入428.7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059元。2003年,全镇工农业产值32872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8596万元,财政收入283.6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401元。2004年,全镇工农业产值40098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3269万元,财政收入353.5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970元。经济发展 三年来,葛集镇结合本地实际,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水果品质,抓好畜禽养殖,发展劳务经济,扩大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推进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2002年,全镇果园面积2900公顷,水果总产80680吨,精品园面积3万亩,水果精优率达55%,粮食9376吨,油料1391吨,肉类1720吨,养殖畜禽7.8万头(只),农业总产值1.42亿元。2003年,全镇果园面积3300公顷,水果总产50800吨,精品园面积4万亩,水果精优率达70%,粮食7194吨,油料461吨,肉类1730吨,养殖畜禽7万头(只),农业总产值1.05亿元。2004年,全镇果园面积3600公顷,水果总产78300吨,精品园面积4万亩,水果精优率达85%,粮食9560吨,油料1567吨,肉类2283吨,养殖畜禽8.3万头(只),农业总产值1.59亿元。2002年,民营企业78家,个体工商户185户,从业人员达1500人,收入600万元。2003年,民营企业81家,个体工商户190户,从业人员达1357人,招商引资完成270万元,外出务工人员达2400人,收入1000万元。2004年,民营企业83家,个体工商户195户,从业人员达1501人,招商引资完成750万元,外出务工人员达2000人,收入900万元。镇属卫生院、广播文化站、经管站、农技站、农机站、水管站及敬老院各一处。全镇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337公里。2004年,全镇累计安装程控电话7400部,居民户装机率达61.8%;有10个村开通了有线电视。2004年,白腊园村、新华村被评为全市小康示范村。
三年来,全镇坚持围绕市场,依靠科技,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尤其大力发展以名优水果为重点的水果产业,取得了水果经济的长足发展。一是成立果树技术服务中心,村村选配水果生产技术员,实行统一技术辅导,统一测报病虫情况,统一印发果树管理方案,统一时间喷药施肥,统一购销水果资料,统一组织水果采收销售。二是推广10项新技术,即:设施栽培;配方施肥;生物及物理防治病虫;水果套袋;节水灌溉;改良土垠;地膜覆盖;无毒苗木栽培;良种培育及选用;水果保鲜等。三是优化水果品种。三年来,该镇大力抓好老果园更新改造,大力推广酥梨嫁接改良技术,先后从山东烟台,河南郑州引进日本红富士苹果新品种“烟富1号”“烟富3号”“滕木1号”以及美国甜油桃、日本大樱桃、美国经提葡萄,凯特杏,布朗李,火龙果等名优杂果20多个;嫁接黄金梨、绿宝石梨等良种酥梨1.5万亩。全镇精品果园面积达5万亩,年水果套袋300万只。四是发展反季节水果设施栽培。该村大力推广白腊园发展反季节水果设施栽培的经验,大力发展大棚油桃、杏等杂果,2004年,全镇发展大棚油桃、杏等杂果4000余亩,年大棚杂果收入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