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寺镇:
皇寺镇概况 地理位置独特,属典型的“山口镇”,东部地区地势平坦,西部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距邢台市区20公里,适合接纳各类工程项目;交通条件便利,京广铁路国道纵贯东部,皇(寺)褡(裢)公路纵贯南部,邢昔(阳)、皇(寺)西(黄村)公路、南水北调主干渠贯穿全镇;邮电通讯发达,开通了程控电话和移动、联通、互联网。全镇43个行政村,总面积157平方公里3.2万人。民风淳朴,社会稳定,能源充足,投资环境十分优越。历史沿革 原属邢台县第四区,皇寺镇1953年置皇寺乡,1958年改公社(短时间内曾受政治形势影响取名超英人民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5年改镇。1997年,面积150.4平方千米,人口3.3万,辖皇寺、东羊卧、八方、西青山、南青山、潭村、郭村、徐村、苏村、西羊卧、谈话、温暖河、东寺、小河、沙峪、南庄、北庄、东张马、西张马、观音坑、垴上、磨镰岗、崔家庄、石相河、大百工、小百工、尧子沟、张安北、河上沟、军刘庄、东召庄、西召庄、丰来峪、黑垴、岳沟、韩梅花、尚梅花、李梅花、黄梅花、吕家洞、袁家庄、东翟沟、卫鲁43个行政村。经济状况 皇寺镇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矿产20余种,主要有:石膏、石英砂岩、石榴子石、蓝晶石、铁、石墨等。工业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形成了建材、石膏开采、石英砂岩和石榴子石加工为主导产业。;农副产品齐全,盛产小麦、棉花、花生、鲜桃、苹果、核桃、柿子、大枣。农业产业化已初步形成,以林果、畜牧为主的两大龙型经济正逐淅壮大。各类果树种植面积超万亩,其中红富士苹果6000亩。旅游风光 皇寺镇--碑皇寺镇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有一千余年的建镇历史,地理位置独特,东部地区地势平坦,四面山抱,白马河包围西北、北、东北三面,西部是邢台通往山西的主要交通要道--邢昔公路,是一个典型的“山口镇”。皇寺镇还是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郭守敬的故里。风景秀丽,景点有玉泉山庄、羊卧湾水库、郭守敬故里、棋盘山、雷公山等,“玉泉夕照”为明清时期邢台八景之一。
主要景点玉泉池玉泉池 “皇寺村前有一景,家家门前有口井”,“泉水绕街流,吃喝不用愁”,这是流传在邢台市西四十里处皇寺村一带的民谣。历史上的皇寺村,山上到处是翠柏森森,山下是清泉潺潺,村里村外,到处都是泉水叮冬,小桥流水的美景。玉泉池直径约30米,深约10米,就象一面大圆镜。泉水千年不竭,不仅可供全村千人饮用,还可灌溉良田千亩。玉泉唐柏 在玉泉禅寺院内,有三棵唐柏,历经1200多年的风雨苍桑,其鸟柏高达二十多公尺,挺拔苍劲,枝桠繁壮,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古柏树冠十分繁茂,大致可分七层,其势如烟如云,翠浓异常。由于此古柏位居深山古刹和玉泉环绕之中,常栖息珍禽鸟。再加上树冠如此庞大,经常迎风自吟。两鸣交响,酷似百鸟鸣唱。据植物学家考证,该古柏树种优异,培土肥美,所以树纹结构异于寻常,民间美传说“每落一鸟,便增加一鸟形花纹,久而久之,柏纹如落鸟之众,落鸟似柏纹之美。”在寺内的大雄宝殿前,有一棵千年茶柏,与鸟柏一样生长挺拔苍劲,十分繁茂,由于这棵古柏接受了天地灵气,柏叶也有了仙气,村民常用柏叶泡茶,以驱邪祛病,茶柏气味芳香,口感醇厚,具有强身壮骨,清心健胃的功能。玉泉寺石刻 玉泉寺石刻在玉泉寺内及周围保存有大量的历代石刻作品,从种类上分,有建筑用的柱础、石台阶、栏板、玉泉排水龙头等;有碑刻,分经幢和石碑两种;再者是与佛教有关的石刻作品,这类有供桌,有石佛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