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家湾镇:
历史沿革 抗日战争时期邢穆镇(即邢家湾)为第四区,1940年8月,为一区政府和邢邢家湾镇家湾乡驻地。1953年8月,为邢家湾第三区公所驻地,1958年11月,为澧东人民公社,1960年冬,澧东人民公社改称邢家湾工委,1984年3月改建邢家湾乡,1985年5月,改称邢家湾镇,1995年郑家庄乡并入本镇。行政区划 邢家湾辖22个行政村:滏西、滏北、滏东、穆家口、边家庄、东黄庄、西黄庄、邢家湾镇宾馆牛辛寨、贾家庄、孙家庄、杨家庄、郑家庄、刘家庄、义和村、南张村、王村、薄村、环水村、新市一、新市二、新市三、新市四,人口41041人,耕地面积65832亩,农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狭义简称 邢家湾,一般人们习惯简称邢湾,广义的邢湾是指包括22个行政村在内的所有村庄组成的整体,即邢湾镇,但狭义的邢湾一般指滏西、滏北、滏东、穆家口四个行政村所组成的整体,一般人们所说的邢湾也就是指狭义的邢湾,滏西、滏北、滏东、穆家口之外的行政村仍以原名直称,滏西、滏北、滏东、穆家口对外都是被称作邢湾,而只有在邢湾内部称呼的时候,才说滏西、滏北、滏东、穆家口这几个行政村的名字。民俗风情过会 过“会”是邢湾人重要的民俗风情,在过“会”的这一天就是亲朋好友相民俗聚的时候,很多外村的亲戚朋友都过来赶“会”,过“会”的时候街上到处是卖商品的商贩和买商品的人群,以往人们确实需要在“会”上来买卖各自需要的东西,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纯粹的商品买卖已经过时,更多的是亲朋好友在一起的相聚,喝酒摆宴,中午吃大锅饭,之后去街上逛逛,即使不在“会”上买东西,也要感受一下过“会”的味道,因为这才是最传统意义上的赶“会”。过会日期:邢湾原来有七个“会”,分别为:农历四月十三、农历四月二十八、农历五月二十四、农历七月二十、农历八月十三、农历九月十五、农历十一月初一,现在已经更改为两个,分别为:农历四月十三、农历十一月初一,也就是保留了原来七个“会”当中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这样对邢湾的“会”也有一个纪念意义。过集 此外,过“集”也是邢湾比较重要的民俗风情,每逢过“集”,街上买卖商品的人会比平时多一些,方便了人们平时买卖商品的需要,邢湾每逢三、六、九过“集”,也就是每个月的农历初三、初六、初九、十三、十六、十九、二十三、二十六、二十九,所以邢湾每个月有九个“集”,人们进行商品买卖是很方便的。春风行动 任县邢湾镇穆口村召开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100多名与会人员个个喜气洋洋、精神焕发,会场气氛显得格外温馨、和谐。这次大会不仅是一次春节前的例会,还是穆口村组织的一次温暖人心的贫困人口救助大会。穆口村自2005年开始开展了“春风行动”活动,以这次大会为载体又筹得捐资10500元,共帮助本村贫困家庭70户。邢湾镇积极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从帮助贫困人口、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入手,确保全镇所有群众生活安定、衣食无忧。穆口村响应号召,开展了温暖人心的“春风1号”行动,并将这项活动持续开展下去,2006年又开展了“春风2号”行动。活动开展以来,村支书张子其、村委主任贾占国带头捐资,企业界的优秀党员朱计敏、张志亮、张胜阳、张国辉、张志华等踊跃参与,共同营造了一个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开心过大年的“和谐”穆口。专利资助 任县科技局会同邢湾镇出台《邢家湾镇专利申请资助管理实施办法》,办法专利证书规定被授权专利资助标准:发明专利每件1000元,实用新型专利每件500元,外观设计专利每件200元。专利资助于每年的第四季度申报收集,专利资助资金由镇财政列支并面向社会公开落实。该办法出台后,即有邢台邢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河北龙泉剑钉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大华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河北华廷钉业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业开始积极进行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包括锚杆压扁机、锚杆钮麻花机、棉花秸秆粉收机、摩托车后视镜等多个项目。
专利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