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天后宫:
简介 天后宫图集一(20张) (Temple of the Queen of Heaven)
987年(北宋雍熙四年农历九月初九),年仅28岁的妈祖羽化升天。从此以后,妈祖多次显灵救助苦难,在人们遇到困难时只要求声“妈诅保佑”,妈祖就会闻声而至,人们就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有关历史资料记载,1123年(北宋宣和五年)路允迪出使高丽(今朝鲜)途中,船遇大风巨浪, “八舟七溺”,唯有路允迪“祈求妈祖保佑”,忽而一道红光出现,只见有一朱衣女子端坐桅间,瞬即风平浪静,终于平安脱险。路允迪返朝后奏明圣上,宋徽宗下诏赐“顺济”匾頟。从此,历史上有众多人士受到妈祖的庇佑,留下许多故事。历代皇帝对妈祖进行了30多次的褒封,其爵位从“夫人” 、“妃”直至“天妃”、“天后”,并被人们尊称为“天上圣母”。同时,皇帝还颁诏天下行“春秋谕祭”。987年(宋雍天后宫图集二(16张)熙四年),妈祖祖庙得到进一步的扩建。洪希文在《题圣墩妃宫》诗中,描写了天后宫“粉墙丹住辉掩映,华表茸突过飞峦”的景象,反映出妈祖庙的建筑情况。明朝,妈祖祖庙又得到进—步扩展。1274年(洪武七年)泉州街指挥周坐主持重建寝殿、香亭、鼓楼、山门。1403年(永乐初年),郑和下西洋时,因妈祖庇佑有功,奉旨遣官修整祠庙。1431年(宣德六年)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之前,亲自与地方官员备办木石,再次修整祖庙。清朝,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福建总督姚启升天后,人们怀念她、纪念她,就在湄洲岛建庙祭祀。这庙宇就是最早的妈祖庙。据文献礼载,当时的庙宇仅“落落数椽”,但“祈祷报赛,殆无虚日”。后来经过三宝等人的不断扩建修葺,到天圣年间(1023—1032),湄洲妈祖祖庙得到受妈祖庇佑的人们的不断“鸠资扩建”,“廊庑更加巍峨”。各地天后宫景色(20张)此时的祖庙已初具规模。